现在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学生会竞选 > > 孟子二章教案(通用15篇)

孟子二章教案(通用15篇)

时间:2024-04-27 05:53:02 作者:曼珠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管理教学过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备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例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孟子二章》教案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本文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二章教案

(1)知识目标:

对本文出现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有节奏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

(2)能力目标:

掌握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理解孟子思想主张和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德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崛起成才。

理解逆境成才的道理,学习本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电子白板。

1课时。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本文出现的“逆境造就人才”名人书籍,了解他们相关的故事并口述名人故事。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句子的节奏,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试疏通文意,合作探究,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4、每组出两名代表,一读一译,教师针对相关问题,作适当指导。特别注意通假字及使动用法。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理解文章内容。(屏幕出示下列问题)。

(1)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2)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摆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磨练。内部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孟子二章教案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二章》教案

课代表:下面挑本课重点注释, 。

生若干回答(流利和速度) 。

师:下面开始抢答。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c。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c。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课时,课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谢谢大家!

孟子二章教案及反思

上完《〈孟子〉两章》一文后,不能仅停留于对文言知识的把握层面。

所以,我又搜集了一些关于孟子的文章,一方面把学生从一个单元的文言学习的疲劳中解放出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文言课文,巩固背诵和积累,同时进行同一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以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课文思想及孟子其人,最后通过写作来巩固这种认知成果。

一、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一下你从孟子身上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孟子舍生取义的选择,义高一切的主张;。

读出了孟子忧生乐死的认识,居安思危的清醒。

(以上的总结还可完善,下同)。

由此,你又联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展开学生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训练,结合平时的所见所读想,或补充,或论证,这样为“引-议-联-结”的作文结构训练做些扎实的引导,可以以《由孟子的xx(思想、主张)想到的》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写出一些内容充实、有一定思想性的作品来。我想,这样的引导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读出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民为本的可贵。

这样再结合从课文中所领悟的孟子的思想或精神,形成三个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这些句子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分论点,让学生分别从这些方面去搜集材料或直接引用教材中的素材去进行分析论证,让学生掌握另一种文章写作结构,让学生的论证思路通过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最后形成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结构文章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公文(也就是常常要老师或其他人员所写的年终总结、质量分析、个人述职之类的文章)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

藐视王公大人,无所畏惧,也与孟子的个人修养有关。在《滕文公下》里,孟子谈到“大丈夫”的人品时,还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这样的修养,也就无所畏惧。在《公孙丑上》里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他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由此看来,《孟子》文章之有气势,同个人修养颇有关系。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当时的游士之辞,虽然都能放言无惮,而《孟子》之文,则又自有个人修养的特点。

3富于形象。战国文章具有富于形象的特征。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曾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但《孟子》之“深于取象”,又与各家之文不尽相同,其取譬设喻,多讲世俗故事。《离娄下》之讲“齐人有一妻一妾”,即是显例。这样的故事,也许得之民间,也许出于虚构,而孟子用来说明事理,不仅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这样的文章,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个性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孟子》教案

(1)基本技能目标:

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素质教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投影仪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有关孟子、傅说、百里溪及管仲的书,了解他们的故事。

2教师出示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试疏通文意,教师再组织前后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由浅入深理解文章内容。(投影出示下列问题)

明确: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

教师引导:这种从大量事实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就是归纳法。

(2)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对文章思路进行总结,便于学生疏通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和自身体会,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 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留做课下讨论。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练习背诵

3试总结本节课的古汉语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孟子二章原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

1、《鱼我所欲也》中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节,采用排比手法的第二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学生选择的片段。明确譬喻、寓言、排比的特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为例,欣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话,极为逼真,生动风趣的语言。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想式鉴赏。

(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语言鉴赏能力。)读议结合深入探究。

落实难点。

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以分析说明。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心得体会、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

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教案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掌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一起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置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熊掌

舍鱼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1.了解有关孟子及其《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4.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课时数】:2棵树【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过全党;谈到文艺方针时,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种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吗?对,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种流派,它们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儒家一位集大成者孟子的两篇文章《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新课讲解:

《富贵不能淫》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与儿子!’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的,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百里奚是从市井之间被举用的。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入侵者,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沉迷安乐使人萎靡死亡。课堂小结:《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陈述六个出身贫贱却成就不平凡的名人的示例和相关道理,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孟子二章小结

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舍鱼而取熊掌(乡为身死而不受)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我何加焉,对。

3、得。

二者不可得兼(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表修饰。

表转折。

表并列。

表顺承。

得,得到,拥有通“德”,感激。

为了,表目的。

动词,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采用。

5、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结构助词的人皆有之代词它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6、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7、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8、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代词它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代词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

代词它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代词它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结构助词,无实义。

生命。

保全生命。

通“欤”,语气词。

动词,给。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为。

9、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那么。

得之则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这里表假设,如果。

10、可以。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可以用来是亦不可以已乎能够。

11、者。

二、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三、古今异义。

1、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2、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道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3、反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2、衡,通“横”,梗塞,不顺。

3、拂,通“弼”,辅佐。

二、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劳其筋骨。

忍:使......坚韧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状语:

入:在国内。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在国外。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人恒过。

三、特殊句式。

1、舜发于畎亩之中“于畎亩之中”为状语应译在“发”之前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2、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拂。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2、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选拔,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3、士。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4、于。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从困于心,衡于虑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

5、而。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表顺承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才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先前为了(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些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国恒亡。

1、《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于忧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疏通文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疏通文意,能够正确、流利诵读全文。

理解孟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六)。

2、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卷八离娄章句下七)。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八)。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章,体会内涵:

老师指导学生解词释义,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1)词语解释:

(a)资:积累。(b)原:同“源”。

(2)译文: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文章。(采用多种朗读形式)。

(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3)学生齐读(4)个人朗读尝试背诵。

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1)之心者也。

3、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文章赏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简言之,自得是内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招式是做够了的`,但内功却一点也没有,所以,一旦过硬检验起来,就只有溜之大吉。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学者莫不以南郭先生为耻,而其行为类似南郭先生的却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有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名人’装点门面。其招式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于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没有才能,与孔子所说“不惑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的精神恰恰相反。

总而言之,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欲其自得之’就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孔、孟论学问之道,用心良苦。你我读书人理应深省,以免误入歧途。

诵读《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的目的在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左右逢源。

孟子二章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

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

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

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

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

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

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

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

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

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

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

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四、小结。

1.古今异义。

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古义:离开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放弃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代词他亲戚畔之。

助词的三里之城。

动词到寡助之至。

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l.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

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最熟读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

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

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欧(quan3)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3)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

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

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

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佛。

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

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7.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

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

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8.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

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总结。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2一词多义: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国恒亡。

不顺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入则无法家拂士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入则无法家佛士。

4.虚词。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而死于安乐也。

凭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文言文中有一些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

(让,把)”+宾语+动词(形容词)请照下面例子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例:必先苦其心志。

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

译:

2.饿其体肤。

译:_。

3.空乏其身。

译:_4.行拂乱其所为。

译:_。

5.所以动心忍性。

译:_。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附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

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

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

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

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

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

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

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

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

都会归顺地。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

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

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

苦,筋骨劳累,体肤俄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

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

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

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

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

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孟子》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