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个人写作 > 初中生读后感 > > 中国革命改革的读后感范文(22篇)

中国革命改革的读后感范文(22篇)

时间:2024-01-25 12:26:15 作者:雨中梧

读后感是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评价,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抒发情感和展示思想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体育课堂改革》读后感

在积极贯彻执行《小学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的基础上立足于课改精神、立足于教育教学研究中各学科的新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求得进步,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我校借鉴江苏洋思、山东杜郎口等地的经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校采取了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积极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现就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小结如下。

主要工作: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更新教法。一切行为的变革,基于理念的与时俱进。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区教研室的教材培训、观摩课的活动,并以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了《小学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新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充分学习、认识其中具体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找不足,书面制定出自我发展目标与措施,并付诸实践,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主要问题。我们文科组课堂改革教学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教“是为了不”教“,树立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意识。

(二)、立足实际,规范管理,深化改革。

1、分析现状,强化管理。

学校目前的现状是由于教师师资力量及年龄差距导致他们对新理念理解不够,新方法、现代手段运用少,思想不够开放。同时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与新课堂教学要求相违背的现象:有”照本宣科“的现象,也有教师讲课用的时间多,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少,练习少,无层次性。教师不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缺乏生气。教学评价单一等等。面对这些,我们文科组加强对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诊断,对各学科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及素养调研,会诊,并结合质量监控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帮助查问题,找原因,制定出各学科的改进策略计划。同时,制定出《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学科新课堂教学要求》,帮助教师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小字上做文章。从小问题入手,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改进自身教学行为,工作总结《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2、立足实际、深化改革。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新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精讲多练。

本学期我们文科组基本改变了以往”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的现象,”讲“为”学“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学科的要求,确定出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实用性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找出重点,精心确定教师要”讲“的内容。第三根据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制订”讲“的策略,尽量或逐渐把”讲“的时间压缩在二十分钟内。

优化练习。

我们结合洋思经验及杜郎口中学模式,改革了课堂上的”精英“教学设计,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预习内容、学案及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掌握,影响到本节课目标的达成率。所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先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之间互相研究、探讨,写出心得。最后,由各年级主备人负责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各学科不同课型分层设计练习的模式,并根据各学科模式进行尝试,教师围绕本节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

生命课堂。

开学初,我们分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要求》,分学科制定出了教学计划,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结合改革内容,自己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我校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如语文课堂上努力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采用多种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们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课堂测试等,让学生感到”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改变课堂拖拉懒散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多维评价。

(1)评价方法多元化。本学期我校对学生的期末综合评价不仅可以以教师评价为主,以学生评价为主,以家长评价为主,还可以师生共评、生生共评,学生自评、互评,能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对待他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相互影响力;家长评,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家庭中的变化,一方面可以改变以往家长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弊端。因我们文科组教师都是班主任,因此,我们采用了开放日、座谈会、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价、反馈,都有较好的效果。

(2)评价方法日常化。课堂上开展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师评,学生自评、他评的评价活动。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学校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为了发现孩子的身上的闪光点,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艺术节、课外活动及特长训练等活动中参加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比赛、声乐比赛、舞蹈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器乐、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图画和绘画比赛等。面对着这个充满荣誉的舞台,学生的兴趣十分高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3)激励性评价。传统的教育在于局限,僵化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模式,致使教师、学生、家长一古脑儿围着学生的成绩转,常常”一俊遮百丑“,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特长的发展。我校针对这一现状,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开设了闪光奖,让每一位孩子都树立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除了设立”三好学生“奖外,还设立了一些素质奖,如乐于助人的学生发给”爱心奖“,学习、劳动等各方面进步明显的学生发给”小孔雀奖“、”金画笔奖“;学习刻苦,作业认真的学生发给”好学奖“,讲卫生,服装整洁的发给”形象奖“,我们还设置了十星级评选活动。

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

本书被誉为特色的地方是把中国的工业革命和英国进行比较,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体制等方面千差万别,但不失为一个新颖的思路,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了解。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乡镇企业开始在市场机制下的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伟大的十年,即1978——1988年,我国改革的核心动力就是乡镇企业,这段发展过程,作者和英国原始农村的发展过程对应起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规模增长十分迅速,从150万到2000万。这使得我国形成了一个巨大且统一的国内自由市场。这时候轻工业,手工生产业蓬勃发展,满足和迎合了巨大需求。这时候粮食生产业也有保障,也把乡村中存在的剩余劳动力给吸收了,我国拓展国际市场,注重引进技术,也加快了工业的建立;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缘起于纺织业,比较有可比性。接下来也不出意料地,我国因为纺织业发展的巨大优势,成为第一大纺织业出口国,进而带动了对机器的关注,科技,交通,燃料动力等部分的发掘也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进而,我国自发地发展和强化经济体系,形成了高速复合增长的四十年伟大奇迹。下一阶段,我国定位全球经济,放眼世界,转向服务行业,以骄人的速度飞快走过了发达国家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激流勇进。

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光辉岁月,四十年,一个国家可以有如此大的飞跃,的确是旷世奇迹。这位知名教授学者又以很睿智的眼睛帮助我们看到未来的光辉前景,他对于西方历史进行重新梳理,解释了我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奥义,又以此预测我国未来持续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此书的确意义非凡。真是合书之后感慨良多啊。

中国革命年代读后感

读了高华的《革命年代》,对我们的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忽然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历史,有人认为它厚重,记录了一个乃至几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也有人认为它趣味十足,可以当做故事把玩。而我则对历史报以敬仰的态度,就像唐太宗李世民说的一样,历史是一面镜子,不过与普通的镜子不一样的是,我们既可以通过它看见过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对照现在的点点滴滴。因此,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敬仰它,尊重它。

《革命年代》的作者高华老师,生在历史氛围厚重的城市南京,从小在革命年代的风雨里激荡。“wenge”“反派”“黑五类”等政治的历史名词,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高华老师,自幼喜爱读书,尤其是历史文学方面的图书。他在“wenge”期间做过工人,后来考入南京大学,学习历史,因此他对历史既有现实的认识,也有专业的认识。所以他的作品是值得好好读一读的。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最初由学生发动,后来工人成为主力军。在这次运动中,中华民族的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的革命的性质开始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面貌也开始新鲜起来,虽然革命的道路依然很长,但是革命的前景却比以前更加明朗。

“五四”时期,也是思想的大变革时期。青年学子们开始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旗,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同时也学习道德思想。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激进主义的催促下,全面否定我们的民族文化,不论良莠,一律批判。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的民族文化的缺失,民族自豪的缺乏,进而导致民族精神的丢失和民族传统道德的缺少。这样来说,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五四时期的激进主义的负面影响。然而借古看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政治、文化交流也日愈强烈。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他们的文化充斥了我们身边的角角落落,更有甚者少年儿童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却对西方的文化异常熟悉。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缺失民族文化的民族是很难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以五四激进主义为鉴,在引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人们主动去吸取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不会空虚,我们的才能拥有健全的心智。

改革开放30年的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978年一位伟人果断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于是一个国家在春风中崛起,人们唱着春天的故事,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终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30年,极其漫长;30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英雄创造的历史,只是历史的骨架和轮廓;民众创造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1999年,20世纪最后一年,祖国也迈开了跨进新千年的步伐。十月一日,伟大的祖国50华诞,世界目光齐聚北京,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天安门前,各种兵种一一走过,各式兵器一一亮相。威武的士兵,整齐的队形,使人感受到人民之师、正义之师的雄壮和威严;先进的武器,繁多的种类,使人感受到祖国的安全与不可侵犯。时隔不久,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又进一步,中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2001年,记忆中,刚跨入新千年的祖国喜事连连,先是申奥成功,继而成功入世。现在入世已七年,奥运会也近在咫尺,回想七年前那一幕,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让人遗憾,08奥运让我们扬眉吐气。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08年是奥运中国年,世界目光将再一次聚向北京,奥运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极好机会。

我们一年一年地走着,从20世纪走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们被中国在此区间内跨世纪的三十年改革开放而感动。谁能想到,曾经的梦想都一一变成了事实。但是我们现在知道,饱含激情的梦想之光是如此具有穿透力,她引领着我们穿越时光长廊,终于将我们带入今天梦幻般的现实。

08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人来讲,它意味着太多:艰难、荣耀、团结……但不管怎样,有这30年作底子,中国人还怕什么呢?就像《红灯记》中李玉和对母亲说:“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

衷心祝愿改革开放继续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中国革命年代读后感

国人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一直是薄弱环节——因其未经时间的沉淀,往往难下判断;又因其复杂和敏感,一般人不敢触碰,或堕入平庸之论。

史学家及研究者高华对中国近代史尤其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延安整风运动等问题的研究,为史学界提供了多元视角。《革命年代》是高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收入了他从1988年-2008年间的广泛论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发生在革命的大背景下。革命是破坏一切秩序,革命战争年代是一个极端的年代”。他所做的只是对那个远去的革命年代的思考与追索。

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意味着“以进步光明的新政权取代落后腐朽的旧政权”。随着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革命被主流价值体系塑造为壮怀激烈的诗性往事,并以其除旧布新的逻辑一路高歌,终于高居正义、真理和尊严之上。汉娜·阿伦特说:革命与这样一个现代观念息息相关——这种观念认为,“历史进程突然重新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之前从不为人所知、为人所道的故事将要展开”。在这种逻辑里,革命意味着新生和纯粹。它不证自明地获得了清扫异己的合法性,以及向暴力转换的无障碍通道。如何对革命话语进行追索,需要坚实的史料,更需要史学家的技艺、勇气和胆识。

高华对红色政治的研究历来独辟蹊径,他对革命话语的建构过程与修辞动机有着犀利的观察。这使他的书写成为一个“去蔽”和“祛魅”的过程。在第三辑“革命词语”和第四辑“时代湍流”中,他追溯的并不是历史现场与历史景观,而是历史被建构的过程。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左翼文化”;如何撇开现成的结论,从诸多史料中还原关于革命的叙述、探讨革命词语的高地是如何形成的。

那些在革命年代起落沉浮的人物,如朱瑞、沙飞、陈琮英、丁玲等人,在他的铺展中缓缓绽露出带着政治印痕的生命形态。高华往往能从单一个体的命运引申出一代人的命运,并条分缕析地指出其背后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义。如在《能不说丁玲?》中,他分析了丁玲的创作、革命道路和厄运。他认为,丁玲的一生凸显了20世纪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历史的基本命题。那就是,革命与知识分子、革命与人性改造等。其命运的巨大变化正是“革命惩戒机制的内在逻辑”的显性表现。他打开了个体生命的细枝末节,历史的真相和革命话语的内在逻辑悄然显露。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高华非常注重历史学家的技艺。他在第五辑“观察与史料”中提出“史料辨析”等若干问题。面对“重古轻今”的历史研究偏向,他指出,古代和当代都是相对的时间概念。所谓历史学或历史编纂学,无非是研究者感时阅世、青灯黄卷、在上下探究有所得之后的表达。比起那些预设政治立场的革命叙事,他更强调历史进程中的“多重面相”和“偶然性”。并主张中立、客观化的“灰色的历史观”和“新实证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态度无疑更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革命史。

“革命年代”是高华的研究对象,也是那一代人共同遭逢的时代。当大多数人都只在通过当下体验生活时,真正的思考者却能超脱自身的不幸与苦难,在知识积累和命运变迁中形成对历史的看法,从而具备现实洞见力与穿透力。从这个意义而言,高华提供的是一种深刻的认知。同时,他无功利的回望姿态也凸显出了当下日益稀缺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曹霞)。

中国革命年代读后感

革命,是破旧立新,是向前发展之意。革命时代,是历史演化,是文明进步的时代。它就像一台冲锋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飞速向前进,无人能挡。他充满力量,也充满了希望。在革命年代,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国民党创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宣扬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本初是好的,但是在北伐革命的过程中,国民党内部的一些野心家发动反革命政变,残杀共产党人,也残害无辜民众,这就与他们的“三民主义”背道而驰了。从清朝灭亡到北伐运动,历史一次次的验证了,只有以民族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为老百姓做事,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相反如果搞独裁反动统治,则势必被历史的巨浪所拍倒。而国民党的种。种作为则显然表示他们没有认清这一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越来越腐败,虽然依然掌控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大权,但是他的民心渐渐丧失殆尽。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被人民解放军所占领,国民党也就结束了他在中国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大势之趋。分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一是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家随时面临被侵略的危险,人民不可能会信任一个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政治集团。二是国民党搬用西方国家的表面的民主政治体制,而实际上仍是独裁和封建,对广大的人民依然是压迫。尽管换了不同的形式,但对人民的压迫依然没有减少,这就导致最终民心的丧失。通过如此,也恰恰说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高华老师在著作中还突出强调了“长征”。其实,长征是一种文化,更是当时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代名词,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对长征保持着高度的追忆和崇敬之情,而长征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甚为重要的一部分了。长征不是只有在中国出现过,很多国家其实都有过,但惟独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胜利了。这在国际上是一种威望的代表,也是代表中国革命年代的一个重要代表。

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不仅粉碎了敌人的“消灭红军”计划,而且也为人民军队锻炼出一批中坚力量。经过长征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能够更加英勇,更加顽强。

长征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过知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确定了毛泽东军事理论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基本确定了从此以后的党内的领导人。因此,这次会议让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也进一步地走向强大。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当时中国的国情,认清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所以说,“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而包括遵义会议在内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代表的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则是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场“有名的”的“大跃进”运动。总的说来就是党和人民希望迅速的实现生产的现代化,发动了一场“生产的革命”。“浮夸风、共产风、高指标、瞎指挥”是这一运动的代名词。这一运动有深刻的历史原因,有独特的时代背景。

在成立新中国不久,党和人民借着胜利的喜悦,本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思想要大干一场,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赶美超英”不仅是对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肯定,也是对资本主义的蔑视。但是由于党没有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盲目地在全国上下搭起缸炉,大炼钢铁。这一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只能以失败来告终。不仅浪费了资源,也耽误了农村的农业生产,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这一历史时期犯下的历史错误。在当代,我们则要以批判的,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它,来评判他,来借鉴它。在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的今天,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日趋复杂。我们必须以冷静的态度来分析经济形势,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的客观情况,保持充足的民族和国家自信,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地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才能真正的在实现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历史的车轮一刻不停地在向前滚动,我们的今天也终将成为后人阅读的历史。其实,革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我们也必定处在历史革命的时代。只有认真阅读历史,尊重真实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革命年代,也才能适应新的革命年代。

《体育课堂改革》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提高课堂效率,创生机课堂”系列教学活动,在本次的“引路课”让我看到了三位教师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留下更多的思考。

新的课堂改革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尽情地展示学生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文化底蕴去调控不断变化的课堂,以学定教,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尽可能地得到发展。要想真正地做好这一切,就需要教师具备几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应该是教师讲授的绝不放过,应该让学生表达的绝不夺权,分清自己的责任,落实好新课改的内容。

二、教师调控课堂要有力。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课堂不再教师的预设范围之内,作为教师就要有调控全局的能力,当学生跑偏的时候,能及时地将学生拉回来;学生讨论变得有些混乱的时候,要给学生新的'思考方向,沿着教学内容前行。

三、教师的评价导向。一堂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有效地评价,这样做不仅能激励学生深入到学习中来,还可以让有更饱满地精神气参与到将要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来。因为教师的评价导向一定要向上、积极。

四、师生对话的有效性。一节课40分钟,不要将一些没有必要的话题充斥整个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积极、有效的对话中去,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既定目标。

五、总结要清晰。对于教师的总结性语言,要突出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突出学生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梳理本节的知识链,又能将知识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

中国革命年代读后感

直至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社会、政治改造,而著者总题为“革命年代”,可见高华所论之“革命”终于1976年———这是一场最漫长的革命,其进程有如法国大革命,戛然止于一场“热月政变”。

读完此书后,让我记忆犹新的片段有:第一时期:1840-1860年,面临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中国试图在不变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运用传统政治、军事、经济资源进行全面抵抗,但反而遭受到更大的耻辱与失败。在大约20年的时间内,中国历经西方列强强加的两次鸦片战争,丧失了大片国土,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向列强提供片面最惠国待遇,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险恶形势下,清廷统治者不思变革,终于爆发了长达14年的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彻底暴露了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弊端及清廷统治者的麻木与愚昧。

第二时期:1860年左右至19世纪末,随着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国的急剧增长,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这个时期的变革主体是受西方侵略刺激而图谋改弦更张的清廷开明人士和与西方有联系的部分士大夫与新兴商人。但由于清廷最高统治者抗拒进行制度性的重大创新,严重影响了中国转变的规模和速度,在强大的西方压力下,不仅未能恢复中国昔日的国威,走上富强之道,反而进一步走向衰落。

严格地说,中国的变革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的刺激和压力下,清廷开始寻求变革,首先是在1860年创立处理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继之,由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崛起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旨在寻求富强的洋务运动,开办了一批现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这是中国工业化的最早基地。稍后,一批与官府有密切联系的士绅转而兴办有官府背景的民用企业,中国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早期民族资本家和从农民转化而来的近代工人。这样,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饶有趣味的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湘、淮军势力是最早与西方接触并表示愿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的社会力量,而中央政权则受到观念、利益等的限制,对变革表现出很大的消极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逐渐丧失对国内的控制能力,导致地方势力的急剧膨胀,这些地方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又的确是湘、淮军势力的延续。这个时期的变革的中心内容是引进西方的军、民用工业技术,即所谓“器物层次”上的变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体现着调整但不动摇传统这种指导性的变革思想,即被迫承认中国传统不能解决器物层次的进步,尽管它仍是“中国中心论”的一种变种。由于中国传统势力的极其强大,企图变革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试图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悄悄进行一场融汇中国传统与近代西方思想的制度变革,企图从器物层次的变革向制度层次的变革迈出一步。

粗度此书后,让我体会到了高华作为历史学家的技艺。他更强调历史进程中的“多重面相”和“偶然性”。并主张中立、客观化的“灰色的历史观”和“新实证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态度无疑更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革命史。

《体育课堂改革》读后感

1)每名教师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学生,我们就会发现:阳光正洒满孩子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2)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人的合格共鸣,此乃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所在。

3)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一万个承诺抵不上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我要用行动最大限度地去兑现给学生的每一个承诺。

4)只教学生学会了,是低层次的教学水平;要教学生会学了,才是高档次的教学艺术。

5)处处是发现之地,天天是发现之时,人人是发现之人,发现同样是人类历史进步的阶梯。

6)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7)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9)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10)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11)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2)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3)”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我们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15)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惟一的工具惟一的凭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

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中国是伟大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伟大的中国革命读后感,欢迎阅读!

美国学者费正清先生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生前一直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学术研究,曾经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有关中国历史方面的学术著作。

费正清先生的作品博学而不拘泥于传统历史的叙事方法,有着“精警生动的文笔,得心应手的叙述,熨贴入微的观察”,对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客观的借鉴作用,对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更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伟大的中国革命》是费正清先生主要的作品之一,他以一个历史学家公正的治史态度,跳出了地域政治的狭小圈子,以一种“宇宙公器”的大历史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进行了详致的还原与解构,并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历史比较,对中国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心的爬梳与清理。

在费正清先生的笔下,历史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单调记录,而变成了一种深刻的历史解析和微妙的私人感受,通过对费先生的解读,我们可以抛开历史表象的东西,而直接把握到中国近现代史的本质,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出深刻的感性认识。

历史首先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续,而决不会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费正清先生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去溯本求源,以求深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种种内外因素。

费先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专制历史非常悠久,专制意识根深蒂固,专制文化相当发达的封建国家,它既有着长期“天朝上国”雄视四夷的文化优越感,又有一整套错综复杂,而且自行运作的宗法制官僚的惰性体系,这种文化体现为一种内敛式的“内在爆炸”,“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它不愿意改变它的社会价值观,文化和体制”,也正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所以中国革命注定了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只能是一个传统文化分崩离析,西方先进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逐渐渗透的渐变过程。

出于叙述的需要,费正清先生把中国革命的进程分作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晚期的中华的帝国:成长和蜕变(1800年-1895年)”,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萌芽和发展时期。

中国自古即自命为“天下之中”的“天朝大国”,中华的帝国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外交关系,所谓的对外关系也只是为了“宣我圣教”“布我威德”,乃是“柔远”“怀柔”之术,是对于野蛮民族的教化过程,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对等,公平的外交意识。

中华的帝国在伊始也正是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不请自来的西方列强的,但是战争的炮火很快就击碎了满清政府“天朝大国”的帝国美梦,到甲午战争结束,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已经到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关键时刻,人们已不得不去痛苦地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对于传统文化所报有的幻想都显得那么不切实际,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之争,到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旧瓶不能装新酒,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才有可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的革命已在酝酿之中。

费正清先生对于战争的解释曾经遭到了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的激烈批评,对于战争,《伟大的中国革命》表示了以下观点:“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其观点就是战争的根源并不在,这显然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这样就将战争的责任搞成了一笔糊涂帐,并试图在轻描淡写中一笔带过,有为西方列强推卸责任之嫌。

拿来与一个主权国家搞“对等贸易”,本身就是无稽之谈,在此唐德刚教授反问,如果拿同美国搞“对等贸易”,美国会同意吗?这无疑是本书的败笔之处。

纵观海外历史书籍,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众口一词,交相赞誉。

其实,抛开民族意气与政治偏见,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去解读李鸿章,所谓“以夷制夷”,也只是一个清醒的政治家面对西方列强所能采取的唯一对策,“不过是在无可救药的环境中不断地修修补补和玩弄权术而已”,乃是弱国无外交的外交,只是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列强之间求平衡。

同时还应当看到,在李鸿章身上也明显地带有一个老政客虚与委蛇的官僚习气,而“以夷制夷”说穿了也正是官僚阶层生存自保的本能之一,用在外交上去对付洋大人,竟成为一种有效的外交手段,真让人啼笑皆非。

李鸿章之成为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自有他不可逆转的历史宿命,因为他所维护的是一个不合时宜,摇摇欲坠的反动宗法政权,他的失败亦不过是传统社会内部矛盾激烈斗争的最终结果,如是而已。

《伟大的中国革命》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为“晚清帝国秩序的变革(1895年-1911年)”,“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前者叙述了甲午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满清帝国的最终灭亡,以及中国现代革命的发端;后者对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革命的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剖析。

中国现代革命的发端有着两个平行的过程,即政治上的军阀混战,国共之争,与文化上的以“五四”为标志的启蒙运动。

在此费正清高度赞扬了白话文的普及,他认为白话文标志着文化的平民化,标志着愚民的政策所设置的最大屏障已经被拆除,对于传统文化的改造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一个宗法专制的社会形态之中,自古就缺少自由主义传统,西方的民主传统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而言未免有些遥不可及,以中国的社会土壤所疾需的并不是美国式的民主,而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倒是“俄国和中国的专制政治和落后状况,使两国间在某些方面互相效仿。”于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中国革命的现实参照物。

毛主席无疑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智慧的农民领袖,他目光远大,对中国的社会形态有着入木三分的认识。

毛主席本人并没有受到欧风美雨的熏陶,他更注重中国革命的实际效果,毛主席敏锐地看到在中国这个农村大国,只有农民才是最义无返顾的革命者这个基本的国情,所以“群众路线”就成为毛主席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政治权变。

事实上,毛主席眼中的所谓“民主”,不过是民粹式的,多数农民的民主,这种民主的实质与传统社会“实其腹,虚其心”的愚民的政策亦不过一步之遥而已,毛主席的组织原则也仍未脱封建社家长制的运作方法,但他的单纯的组织与热情,也最容易唤起农民对于“乌托邦”社会的狂热向往,那种农民式的平均主义理想,最终在毛主席的手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相比之下,国民dang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大拼盘,其内部腐朽不堪,一团烂污,蒋本人亦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既没有胆量去独裁,又没有肚量去民主,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国民dang的最后败落又岂是偶然?所谓时势造英雄,毛主席正是以他独具的个人魅力和超人的'政治魄力成为中国现代历史最为现实的选择。

《伟大的中国革命》最后一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85年)”,费正清先生对中国当代的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审慎的清理和颇具私人意味的解读。

“中国革命中发生的一切,无非是回到旧帝国的结构中去,只不过有了现代化的技术和群众的爱国主义而已。”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毛主席所需要的“新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思想统一之后的一种社会工具,其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可言,也正是在“中国最精贵稀少的人才丧失了活力”之后,“在这样的谴责和反知识主义气氛中”,人治的弱点已经逐渐暴露无遗。

“大跃进”正是个人极权的必然结果,它们从各个方面暴露出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包着现代化外衣的传统帝国,同时也说明对于文化的改造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

新中国前期的现实说明了以对待农民的政策来发展城市文化,显然是南辕北辙的,“中国的政治生活由于包容了农民,就被拉下到严峻和无知的农民水平。”基于以上事实,费正清先生对毛主席得出以下评论:“他是一个缺乏建设中国现代化知识,谦逊的态度和忍耐力的农民英雄。毛主席太专注于他那最新式的农民造反传统,而不屑于理解中国应该和他的‘五四’时期的前辈那样,刻苦研究外部世界和中国本身。……总之,他是属于王朝统一者式的伟大传统人物。”这既可以看作是对毛主席本人的评价,也可以读作对那个时代的总结。

费正清先生对中国目前的现状是理解的,对中国的将来则是乐观的,“中国人口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多,通过一个中央权威保持统一,仍然是必要的;管理这么多的人民只能依靠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信仰制度,政府机构必须由受过训练的精英组成,地方当局在农村代表着国家。

”费正清先生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各项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在把这个古老的国家导向一个自由的国度,这正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

中国的政治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的政治历史,每一次政治上的改朝换代,也是历史上的又一次另起炉灶,从来都把前朝的政绩一笔抹杀,而不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扬弃,这种对意识形态的专制手段是非常可怕的,其危害也是难以估量的。

费正清先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探讨,首先是站在了一个公允的立场上,对中国各个阶段的革命历程进行了不偏不倚的解读。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没有以西方惯有的价值标准为取舍来衡量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并设身处地地考虑到中国长期所处的国情,对中国革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深刻反思,做为一个美国的历史学者,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如费正清先生所说的那样:“任何一种新的中国的世界观,必然是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世界观,而不是地区性的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的作用也是这样,中国革命的历史也决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世界文明史的一面镜子,是全人类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费正清先生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我们印证了传统中国的一句老话:史者,宇宙公器也!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长期灾难、斗争和再生的记述,由对中国有最彻底了解的费正清大师向人们叙述了19世纪的中华的帝国、同1911年以后的中华民国和1949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中历史的连贯性,例如古代互相监督的保甲制度,今天就会变成街道办事处,或者20世纪以前的下级士绅变成了民国时代的土豪劣绅,以及成为继他们之后而出现的党员干部和今天的农村党委书记。

书自1800以来开始,一个古代文明的封建国家在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人民有着从看起来优越的地位一下子可耻地坠落到一种卑劣的地位,从而谋求转变成现代化社会的过程。

其中里里外外都充满莫测的变化,既有来自国外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如1839年到1842年的中英战争,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的入侵,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反对义和团运动,还有就是1937年的日本侵略战争。

费正清大师从宏观的历史和世界角度看待中国革命,横向和美国的比较,中国人口众多而相对自然资源缺乏,同时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文化和体制束缚着现代化的变革脚步,占统治地位的上层士绅和文字书写的制度,儒教控制了整个教育事业,使普通民众无法得到适应他们实际需要的正式教育,群众只需从事能用锄梨耕地,文字和思想都是少数精英和统治者的特权,他们侧重于引经据典并由他们制定出有关儒教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约束民众的行为和扼杀思想,形成中华的帝国表面上的统一。

中国是国家、社会和文化三者异常超绝的统一体,在被迫打开国门后到19世纪中期和西方的接触越来越多的时候,本以为高度平衡的帝国开始出现了内部的问题:由人口的众多使得在中国是生产力很低很低的以人为劳动力为主的稻米种植,而且生活变得越来越成为你死我活的搏斗,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日趋堕落,儒家的品行常常成为公开的伪装;上层和官僚的腐朽严重;五分之四的妇女被一种残忍的缠足运动束缚和压制于社会底层,很难想象这种源于上层阶层色情的奢侈习惯居然能广泛渗透和持久延续(约1000年之久)讲究人情和实际的农民群众,男人笼络着妇女,使她们残伤了自己,表面上达到性的满足,实际则永远实行着男性的统治,这真是一种惨绝人寰的创造;同时五分之四的农民处于极为不平等的地位。

民族主义和平均主义出现,沦为半殖民地的清王朝在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内战和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洗劫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地位,无论是洋务运动和戊戌政变都没能挽救清王朝的灭亡的命运。

1911年的辛亥革命完成了政体的革命,此时却进入军阀时代,上自袁世凯开始,下至蒋为止,两者都统治着一个名义上统一的实体,是军事统治下的政治分割,其中多数分割者是各省的督军,一片混乱,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不平等条约仍然存在,公共道德败坏至极。

相反,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越来越能够使它自己成为一个早已该进行的深刻社会革命的领导者(农村革命),完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

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开始了内战,初期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dang由于通货膨胀失去民心,指挥的混乱导致失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独立和重新站起来了。

偶然的历史事件在背后必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体制和传统)背景和同时期的世界环境,因此它又不可避免要发生。

追本溯源在历史的连续性和“朝代循环“中,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它能照着现在。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读后感

1.内容摘要: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由毛泽东和范文澜等同志合作完成的著作,最后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并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著作共两章,第一章以“中国社会”为题,简述了中国古、近代社会的情况及性质;第二部分以“中国革命”为题,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一系列问题。

2.感想:

通读《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著作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部著作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其中,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深入的认识、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给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我将根据毛泽东同志对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情对中国革命的分析及自己的理解,将其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毛泽东明白: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异常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反动派。而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必须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以武装的形式去革命。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土的入侵是当前民族革命的主要任务。特别指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统一的。

毛泽东认清: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小资产阶级、农民(主要包括中农和贫农)、无产阶级。除此之外,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我们较好的同盟者,对游民等应积极改造和防范。

毛泽东强调:现阶段中国的革命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现时中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革命已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在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整个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不断增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总之,中国革命是在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小资产阶级、农民(主要包括中农和贫农)、无产阶级为动力,用武装的方式去完成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两大革命任务,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革命。

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后,在宣传、教育、发动革命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毛泽东同志,再次发挥自己宣传能力方面的优势,用其超人的智慧、犀利的笔锋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二章中论述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后,又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任务等重大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以后,指出,中国革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其中最凶恶的敌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因此,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至于中国革命的动力,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之后,指出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则是工人和农民,革命的领导阶级则是无产阶级。并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指出:中国革命的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因而,这一革命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之后,就要转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最终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以前总感觉毛泽东的时代离自己很遥远,总是为人们对他神一般的敬佩而不解。读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后,所有的不解一扫而散,特别欣赏他对“中国革命”深入的认识、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心中对毛泽东的钦佩不禁油然而生。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读后感

初读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是在高中时期,姐夫推荐我看的,当时懵懵懂懂,读罢也没有留下太多的感触,在近代史的推荐书目中我再一次看到了这篇文章,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再读《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篇文章,令我与第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更为深刻的感悟。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所著,对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文章的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性质和矛盾做了详细的分析,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近代的国情,并且是我对近代史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19世纪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使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解体,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步变化成半殖民半封建化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明白,于是他耗费篇章去推导论证,去让人们认清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和国情,他知道,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文章的第二章共有七个小节,在第二节中,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实力强大的帝国与封建主义,并且还有令人憎恶的勾结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反动派。在第三节中毛泽东明确表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并且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土的入侵是当前民族革命的主要任务。并特别指出,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尔后,毛泽东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也深刻的指出中国革命的动力、性质、前途与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和中国共产党。

以前总感觉毛泽东的时代离自己很遥远,读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后,使我改变了这一看法,他对“中国革命”深入的认识、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令我对他的敬佩感油然而生。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此次阅读使我认识到,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党的建设始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等伟大领袖为我们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并为之,为更好地中国奋斗一生,接下来就有我们来接力,来守护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党,为中国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革方法论》读后感

《经济学方法论探究》是卡尔·门格尔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专著,是他一生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阐述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性方法论原则,而书中提出的自发秩序理论后来被哈耶克发扬光大。

国际学术界公认,本书的重要性犹在被我国读者熟知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之上,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系首次译为中文出版。

《体育课堂改革》读后感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对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时下中学体育课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完善教学评价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平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22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80关键词: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读后感

自从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以后,我为祖国因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自豪。

书中告诉我,三十年前,国民经济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严重地求大于供,买什么东西都需要票据;按人口分配,买米要粮证,粮票,买肉要肉票,购布要布票,可谓是票证“满天飞”,如果没有票证的话,只好忍冻挨饿。而小孩子想得到一件新衣服,吃点好吃的,谈何容易?必须得等到过年,才能用布票购来的布做一件衣服,穿着这样的衣服,就高兴得不得了。而如今,走在街上一看,街上的人们都穿着各种各样的服饰,街上的大小超市鳞次栉比,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现在,要吃好的,何必要等到过年呢?天天都是鸡鸭鱼肉,比过年还丰盛。

谓“科技致富”。为了不让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特地设立医保中心,农民个个打心里眼儿高兴,直夸党的好政策。过去,教育设施简陋,连几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教学楼只是危房似的破旧校舍。今天,国家倡导,以尊师重教为本,知识改变命运,实行义务教育,提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如今,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软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当然,这些只是改革开放成就中的凤毛麟角。

再比如,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盛况空前的第29届奥运会;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顺利通车;“神舟七号”成功上天;香港、澳门回家了„„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评语:本文小作者通过读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材料,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改革开放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实施惠农政策方面的优越性,由衷地表达了对改革开放的赞美之情;做到了读有所获、有所感。文章语言流畅、优美,可以看出她平时善于积累,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指导老师:唐玲)。

地址:四川安岳天宝九义校邮编:646362电话:0832---4020866。

家乡巨变。

四川省安岳县天宝九义校四年级1班邓佳豪。

听爸爸和妈妈说,我们家乡以前特别穷,人们居住着破旧的茅草屋,常常走泥泞不堪的小路,只有街上才能找到一个商店,商店里的东西也很少。一年很难吃到一块糖和其它的零食,买东西都要用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平时吃的饭也没有什么营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好一点,所以那时侯他们最高兴的就是过年了。爸妈小的时候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的姐姐们穿小了的旧衣服,而且衣服上有很多补丁,穿的鞋子基本上都顶着脚指头,上学背的是一个布做的书包,学习用具也很少,而且一直用到不能再用才换掉。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玩具,就是经常上坡捡柴,下地干活。那时侯有电视的人家很少,而且还是黑白的,电视频道也很少,电视节目也不象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然而,现在我们的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破旧的茅草屋成了一座座白墙红砖的高楼;各村都有了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街上是人来人往,商店林立,热闹繁华。现在我们想要吃的东西在超市里都可以买到,家里的零食也从来没有断过,妈妈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有营养的饭菜,可有时我还挑三拣四的,嫌东西不好吃,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还有我们现在几乎穿的衣服都是新的,鞋子有一点小就不想再穿了,到现在我已经用过好几个书包和文具盒了------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

而我们可以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家家户户都有电视,频道也非常多,而且还有针对我们的少儿频道,除了看电视,我们还可以玩电脑,上网,出门旅游等等。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为贫困住宿生的提供生活补助,为优生设立政府奖学金,切实减轻农民家庭负担,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这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有了这么美好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一切。我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希望用我们的双手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

《体育课堂改革》读后感

我校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用责任和爱心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立足学校实际,抓实课堂教学改革。回顾多年来“生本快乐课堂”改革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向领导、专家做汇报如下:

一、探索实践,构建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改进,我们构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讲精练”的“生本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双问一试一导”模式:即学生前置学习,提出问题;课堂交流,梳理有效问题;合作学习,尝试解决问题;顺学而导,释疑答难,练习拓展,讲练结合。这不但改变了老师高高在上的“一言堂”局面,还建立了“活跃”、“争先”、“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有了学习的乐趣、兴趣,会思、会问、会说、会“议”、会总结。

二、以生为本,翻转课堂。

“生本快乐课堂”,实现了“教”与“学”的翻转,把学习权归还了学生。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研究性任务,进行前置学习,自主探究。而后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实现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所学习的有意义材料的有机结合。“生本快乐课堂”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在老师的导学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自主选择学习。尤其是课堂自主交流环节,开门见山,直奔重点、难点。避免了以往课堂中的创设情境、找信息、提问题环节。学生之间答疑解惑、质疑问难,就会自然而然地互动,认知、心智也随之螺旋上升。“自主”和“互助”,真正解放学生,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课改伊始,我们先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以赵小兵老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为实验团队,根据合理科学的课改推进计划,让每位实验教师分别上研讨课、过关课、示范课,并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实验过程中的困惑,以“名师讲坛”为平台,请专家诊课,助力课堂改革。随后,我们引导非实验年级、教师跟进,通过学习,听课,尝试在新模式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上课。接着我们开展了跨学科听课活动---全校教师听取了赵小兵等几位实验骨干教师的数学示范课;动员培训活动,通过对课堂改革理念和模式的培训学习,全校上下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大家有了尝试的冲动,有了探索的激情。随之,我们成立了名师领衔的`不同学科课改实验团队,低年级语文,徐杰团队;数学,赵小兵、李慧静团队;英语,宋巧珍团队等。这样在名师的引领下,“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全校课堂改革在一种浓郁的氛围中,有序的铺开、推进。

四、制度保障,评价引领。

为保障课堂改革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实验教师职责》《实验教师备课上课制度》《名师团队实验工作条例》等;为避免教师在课堂改革、模式推行过程中少走弯路,我校出台了《“生本快乐课堂”课堂评价量化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十”要点》等;另外,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考核评价细则,把学生、家长、实验团队教师纳入到评价主体当中,实行多元评价,赋权计分的方法对实验教师进行考核。制度、措施有力的保障了课堂改革的顺利进行,我校课堂改革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五、聚焦课改,编辑《新丛》。

《新丛》为我校的特色课改刊物,目前已连续出刊五年,主要栏目包括“热点冷谈”课改前沿工作回顾“等栏目,重在聚焦课改,及时发布课改动态、前沿信息,包括学校工作要点、活动总结等,以此为契机,浓厚课改气氛,带动课改的高效推进。其次,为攻克实验当中的难题,我们还把特色活动专题发在上面,供教师们研读学习:如,为解决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可操作性和兴趣性的问题,我们举行“学生预习单”设计活动,并把优秀预习单的设计意图和样式分期展示。《新丛》为课改搭建了一个研讨、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展示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纵深推进课改助力。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读后感

陶丽丽。

学号:201101713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多少繁华转瞬即逝,令人唏嘘慨叹。强秦盛唐,经济文化并行并荣的宋,疆土广阔容亚纳欧的元,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来去匆匆,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让这个文明古国热闹非凡。然而再好的戏也终有落幕的一天。当人类步入了现代社会,中国的封建制度也日益越发地显得不合时宜,最终辛亥革命一声惊雷推翻了清王朝,从此再没有名为封建王朝的戏幕在中华大地上出现。

但是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却没有清除中国社会性质里的“封建”。辛亥革命的发起者们企图从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帮助,却不得不接受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残酷现实。而把中国推向这一境地的始作俑者,正是革命者们自以为已经被彻底消灭掉的封建势力,和他们自以为与自己同一阵营的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从多方面进行的。武装侵略强占领土并索要巨额赔款;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划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控制中国经贸要冲,“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工业品的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压迫民族工业、垄断金融财政;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侵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种种侵略行为都是不正义的,然而这些行为在客观上却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经济体系的瓦解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小农经济的下层,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大多成了无产者,而拥有资本的旧社会地主、商人、官僚则成了资产阶级的前身。它们从封建社会脱胎而来,构成了新的社会阶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大多数群众都积极地投身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尽管最初他们之间存在着因阶级或阶层不同而产生的斗争方法差异,随着事态的明朗,国人的对如何救亡图存的态度,也逐渐由改良变为革命。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在革命的最初,要解决谁是革命对象、革命的任务是什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的动力以及革命的前途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决定着革命的走向以及革命中应该采取的手段。

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共产党的主体主要是由工人组成。中国无产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帝国主义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压迫、封建势力的压迫),由于身受的苦难最深,这一阶级的革命意志也就最强烈。他们所要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需要联系一切可联系的小生产者和社会下层阶级。而资本主义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却和社会主义的革命不相同,它的主体是排他的,这种革命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服务。它的目的只是推翻帝国主义和汉奸反动派在中国的统治,而不破坏任何尚能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成分。因此二者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短见的,并更偏重私利的。就客观条件来说,社会主义革命显然更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这是因为中国革命者面对的是一群力量强大并在中国有一定根基的敌人——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派。

在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力量相对于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反动派而言是弱小的,这也表明了将大城市作为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错误性。只有扎根农村,才能更灵活地吸收广大的无产主义者与反动势力进行对抗,更深入地扎根到群众中间。而在扎根农村的同时,也要注重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不能忽视城市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革命的任务有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两个方向。帝国主义是封建顽固势力的支持者而封建地主阶级又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就首先需要农民群众将封建地主阶级推翻,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的洗礼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并包纳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历经八年抗战以及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数年内战,共产党终于亦步亦趋地将在其发展中不断被完善的社会蓝图转为现实。而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这虽饱受磨难却终于实现目标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实践的成功首先需要有着对事物发展的正确认识,正因为有着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对中国革命的正确指引,无产阶级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读后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由毛泽东和范文澜等同志合作完成的著作,最后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并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当时写作此文的目的,一是为了回击国民党在舆论上的进攻,二是为了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第一章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性质和矛盾作了详尽分析。第二章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特点。毛泽东认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革命的敌人,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一定时期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反动派,这就使中国革命具有长期性和残酷性的特点。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武装斗争,革命力量只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中国革命有可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该文是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代表作。

中国封建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由以下的各个主要特点构成的:

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二、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

三、不但地主、贵族和皇室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地主阶级的国家又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去养活一大群的国家官吏和主要地是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

四、保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中国历代的农民,就在这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封建的政治压迫之下,过着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

在中国历史上上,农民起义数不胜数。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就像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出了其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根深蒂固,在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列强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认为资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成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另一方面,资本帝国主义又勾结封建势力,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土的入侵是当前民族革命的主要任务。特别指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统一的。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异常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反动派。而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必须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以武装的形式去革命。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27)、义和团运动(28)、辛亥革命(29)、五四运动(30)、五卅运动(31)、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大不相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

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两大革命任务,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革命。

以前总感觉毛泽东的时代离自己很遥远,总是为人们对他神一般的敬佩而不解。读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后,所有的不解一扫而散,特别欣赏他对“中国革命”深入的认识、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心中对毛泽东的钦佩不禁油然而生。

《改革方法论》读后感

第一节由“利益法学”到“评价法学”

第二节关于超越法律之评价标准的问题。

第三节规范的内涵及事实的结构。

第四节寻找正当的个究裁判。

第五节类观点学与论证程序。

第六节法律拘束与涵摄模型。

第七节关于体系的问题。

第八节法哲学上关于正义的讨论。

第二章导论:法学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法的表现方式及研究此等方式的学科。

第二节作为规范科学的法学、规范性陈述的语言。

第三节作为“理解的”学问之法学。

第四节法学中的价值导向思考。

第五节法学对于法律实务的意义。

第六节法学在知识上的贡献。

第七节方法论作为法学在诠释上的自我反省。

第三章法条的理论。

第一节法条的逻辑结构。

第二节不完全法条。

第三节法条作为规整的组成部分。

第四节多数法条或规整的相会。

第五节法律适用的逻辑模式。

第四章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

第一节作为事件及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

第二节选择形成案件事实之基础的法条。

第三节必要的判断。

第四节意思表示的解释。

第五节实际发生的案件事实。

第五章法律的解释。

第一节解释的任务。

第二节解释的标准。

第三节影响解释的因素。

第四节若干解释的特殊问题。

第六章法官从事法的续造之方法。

第一节法官司的法的续造——解释的继续。

第二节法律漏洞的填补。

第三节借“法益衡量”解决原则冲突及规范冲突。

第四节超越法律计划之外的法的续造。

第五节“判决先例”对形成的“法官法”的意义。

第七章法学中概念及体系的形成。

《改革方法论》读后感

也正因此,亦因为科学研究中为达到同一目的而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多样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和不同个人那里,史学方法论是存在明显差别的,但它们不见得必定是尖锐对立的,往往是可以相互补充、兼容并蓄的,故史学方法论应是个开放的系统。当然,创立一门作为方法或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是比较晚近的事,是近代科学极大发展的产物,但这并不是说古代史学就没有其方法论体系,只是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辩证唯物的史学方法论、实证主义史学方法论、结构主义史学方法论、解释学史学方法论、发生学史学方法论、符号学史学方法论、精神分析学史学方法论、证伪主义史学方法论等等多种。而诸如比较方法、数量方法等只作为具体研究方法,而不构成史学方法论。从另一个角度说,史学方法论也可以理解为论史学方法。但这并不是论述一个个具体方法以及它们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从比较抽象的角度、从理论思维的高度,阐明史学方法一般的内涵、外延、特征,它的层次结构、内部联系;论述它与历史观,与历史认识论的关系;论述它与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它吸收其他科学方法的角度、程度及局限;最后还应具体描述和分析历史学所能应用的种种方法和手段,并从中抽象出一般,发现历史研究方法的内在一致性。总之,尽管国内外对史学方法论体系多有论述,但尚无统一意见,并多为对具体方法的介绍,因此,系统地研究科学的史学方法论,而非个别的方法或方法论仍是史学理论界迫在眉睫的任务。

图书简介。

史学方法是训练史学家的一门学问。杰出的史学家,可能是天纵的,道地的史学家则是训练出来的。天才也只有接受了既有的`或自创的史学方法后,才能成为史学家。本书以古今中外数千年的史学方法的蓝本,归纳总结出了基本的史学方法,在技术的方法之外,扩及史学理论与思想,提出了史学家必备的基本素质与修养。

作者简介。

杜维运,山东嘉祥县人,1928年生,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等。著有《中国史学史》、《清代史学与史家》、《赵翼传》、《优患与史学》等书。

图书目录。

增写版自序。

修订版自序。

初版自序。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历史与史学家。

第三章历史科学与艺术。

第四章史学方法科学方法与艺术方法。

第五章归纳方法。

第六章比较方法。

第七章综合方法。

第八章分析方法。

第九章史料析论。

第十章史料考证。

第十一章博学与历史研究。

第十二章历史想像与历史真理。

第十三章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

第十四章历史文章的特性与风格。

第十五章引书的理论与方法。

第十六章传记的特质与撰写方法。

第十七章一部柔美的历史。

第十八章可以看到听到的历史。

第十九章比较历史与世界史。

第二十章比较史学与世界史学。

第二十一章史学上的纯真精神。

第二十二章史学上的美与善。

第二十三章史德与史学家。

第二十四章史学家的胸襟。

第二十五章历史的两个境界。

第二十六章史学家的乐观、悲观的迷惑。

第二十七章史学方法的承旧与创新。

《改革方法论》读后感

本书的焦点是应用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探讨众多的现实问题,学科经济学很明显与这一目的.相联,因为它是应用经济学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和工具的来源。

考读物。

本书的两个主要目标是:(1)介绍运用于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方法论的概念和哲学基础;(2)对如何计划、设计和进行经济学研究提供程序指导。

《改革方法论》读后感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我省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煤炭、钢铁和电力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我们煤炭系统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焦煤集团和两级公司也制订了契约化管理等很多好的制度和办法以应对煤炭市场的变化。前几天读了《改革方法论》这本书介绍海南农垦集团改革的历程。海垦,拥有海南1/4土地和1/8人口(19万名离退休职工,21万名在职职工,65万名非职工居民)的政府企业,尽然用短短四年的时间,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社会”就能脱胎换骨成为多家现代企业,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现代农垦集团。政企分开、社企分开,民生问题的解决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无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下面是我对海垦改革的一些小感受。

一、改革归根到底是利益重新分配。

任何改革都不得不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权益,改革的成功与否,看能否平衡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否则会遇到多方面的.阻力,甚至寸步难行。从本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有几点:

一、改革领导者的英明决断,采取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和逐步推进改革的战略。借力大环境,全力快速通过“沼泽地”。

二、抓住主要矛盾,始终将实行“政企分开和海南橡胶上市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并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

三、非常注重民生问题的额解决。解决了老百姓的用水、道路和住房等多年遗留的问题,民心稳定了,改革的大环境也才能生成。

四、改革者在处理利益问题的英明。1、做一个“不粘锅”的领导者。2、“改革者需要情商,大改革需要大情商”,“方向是刚的,方法是可以柔的”,改革者们坚持理性改革者的“夫子之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蛇形”策略,在迂回中找到平衡点,在曲折中找到前行的路径3、对干部队伍,从解放思想入手,分阶段、有步骤培训,逐步形成改革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做实事。

二、改革中,领导者的个人品德和魅力作用。

从海垦局改革成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企业管理人员许多优秀的品德和个人魅力。改革者应该是一个更有阳刚之气的,再度把勇敢视为荣誉的时代急需大批做好准备的敢于任事的人,他们沉默、孤独、果决、不求闻达、坚持到底的人,改革正需要这样的任事群体。

正如王一新在个人采访中总结来几点:1、不能自私,老想着自己;、2要能受委屈、能担当;3、相信无论将来干什么,都不应该浪费人生,会珍惜每一个做事的舞台,尽量表演精彩。

我们更应该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地锻炼自己,做一个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企业管理人员。

三、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

思想决定方向,有正确的方向才会走得更远。

这句话中的“思想”更应该理解为理想和正确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走的更远,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完美,精彩。相比我们煤炭企业与的海垦集团,企业生产基础扎实,已经迈出转型步伐,各种专业人才,优秀的管理者比比皆是,优势很多但也有不足。

海垦改革团队的领导者王一新,现任山西省副省长,国资委主任。王副省长对山西国企改革的发展非常重视,就如何持续推进山西国企改革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王一新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发表的重要讲话,既是山西国企改革的誓师词,也是改革的动员令,更是改革的方法论。改革是一条出路,不改革是一条死路,必须改、马上改、坚定改。

做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要把抓改革和发展相结合,要把抓改革和抓安全生产相结合,要把抓改革和从严治党相结结合。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检验改革成效;坚持以改革促管理提升,以安全生产绩效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坚持以改革精神抓党建,以党建优势促改革,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使全体职工在改革中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切实为实现集团公司“32620”奋斗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