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课件大全(1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课件大全(14篇)

时间:2023-11-09 13:05:32 作者:MJ笔神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课件大全(14篇)

看过范文范本后,你会发现它们具有一定模板性,这样写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写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小学二年级语文园地六课件

这是一个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课件ppt模板,家长会的内容中分析了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差异如何减少差异以及对家长提一些建议,要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观念,安全时刻在心间,详情了解请点击下载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课件ppt模板。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1.生字卡片。

2.媒体课件。(词语、句子、练习题)。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读题激趣,导入新课。

1.议论对“骄傲”的词义理解。

2.读课题,议一议“骄傲”在课题中的意思。

3.围绕课题提问,激发阅读课文兴趣。

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标画新词。

2.同桌对读,读通每个句子,说说新词的意思,互相评价、纠正。

3.反馈朗读中觉得难读的字、词、句,集体练读。

4.指名或分组逐段朗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5.整体感知课文。同桌互助完成口头填空练习:

a.________为_________骄傲。b.________为__________而__________。

巩固字词认读,生字书写练习。

1.抽认生字。(带拼音卡片)。

2.用竞赛的形式分组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并练习扩词。

3.认读“我会写”的字词,提出书写疑难问题。

4.观察老师板书示范字。

5.练写字词。(老师随机指导并展示出色的作业)。

6.完成“读读抄抄”作业。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自主评改。

1.集体听写词语,指名上黑板书写。

光滑玻璃破碎继续报纸伙伴轻松骄傲。

2.对照课文,自查、自评并订正错误。

3.同桌互评互帮。

据词复述,进行说读训练。

出示三组词语(a.光滑、玻璃、破碎;b.往常、不自在、攒钱、道歉;c.天黑、悄悄地、信箱、轻松),让学生根据词语联想课文内容,分别讲述故事中的一个情节。

自选一组词语准备。

指名讲述,引导听评。(评议标准:用词准确,说得明白)。

根据学生复述、评议,出示重点句子品读。如:

“我们听到玻璃破碎……逃走了。”

“我还是和往常……不自在。”

“我决定把送报纸……修理窗户。”

“我把钱……向她道歉。”

“一直……信箱里。”

深入品读,体验情感。

1.研读“我心里顿时……轻松”。

a.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b.去掉“顿时”说句意,理解“顿时”的表达意思。

c.把这个句子放回课文段落中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2.再读课文,深入感悟“我为你骄傲”的原因。

a.讨论:老奶奶为什么为“我”而骄傲呢?

b.交流反馈。(尊重学生个性体验)。

说说感受,积累语言。

1.小组交流。

a.自己有没有遇到过相似的事。

b.课文中让你感兴趣的句段。

2.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3.书写练习,巩固运用。

a.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积累的词句。

b.用上“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写一两句话。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课文及教案

《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让读者感到逼真,亲切。

一、教学效果。

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切实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吟一吟”的。

方式贯穿全诗的学习,理解相关字词,想象画面,吟诵感悟,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在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通过看图、结合偏旁、做做动作、想象画面等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习《小儿垂钓》一诗时,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遥招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嘘,别出声。不然我就钓不到鱼了。”“请你再靠近一点,我会轻声告诉你的。”……从他们精彩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诗人抓住了孩童瞬间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

二、成功之处。

培养了学生的质疑习惯。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

重要”。在检查预习过程中,我这样问:“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吗?”在学习完后我又问:“现在再想想自己还有哪些不明白的?”用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养成质疑的习惯。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本诗时,我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说,在说说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时,没有能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也忽视了插图的功效。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次教学本文,我将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通过文中插图,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彰显学生的个性。

小学语文二年级课件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两课时。

生字卡片,挂图。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

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1、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2、播放多媒体课件(一)(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兴的事,但这些事通过人们动脑筋,也变成了好事)。

3、谈话激趣。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将词语的`拼音去掉让学生练读。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铃、详、幅、奖、催、叭、脏、筋”。

(4)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5)打乱生字顺序让学生进行抢读(奖励读得好、记得快的小朋友)。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插图(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推荐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4、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7、通过读,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8、教师再指名交流,并相机进行点拨,重点指导理解词语:“端详”;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9、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启发思维、训练表达。

1、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把你遇到过的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推荐小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3、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

播放早春的课件,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四、朗读练习。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五、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1、齐读课文。

2、说说雷雨前后的景色分别是怎么样的?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试着选雷雨前或雷雨后的课文自己读一读。

3、指名把写雷雨前后的课文分别读一读,读后评议。

4、看图说说雷雨前后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提示:小花。

柳叶小鱼人们小学生。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课文,为什么?你能背一段给大家听听吗?

自由背,同桌互背。

指名分节背课文。

全班配乐背课文。

小学二年级课件语文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1、出示一个苹果,观察:

这是一只怎样的苹果?

2、如果这个苹果给你,你会怎么用?

3、你们想听听苹果自己怎么说的吗?

揭题,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全诗。

1、充分朗读全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这是儿童诗。分一节一节写。看一看全诗共有几小节?

3、有一个小节反复了三次,请找出来。

4、自由朗读。

师:这三个小节虽然句子一样,其实表达的感情有些不同,这要在学了全诗才能明白。现在先来读第一节。

5、学生说说应该怎样读,再练习朗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指名选读二行。

2、这小节苹果介绍了什么?(用处)。

它是用怎样的心情介绍的?(高兴、自豪)。

3、学第一行:

读:读出高兴。

说:苹果为什么高兴?

想:一个故事、情节。你就是那只苹果,请你说说如何使微笑挂在孩子的脸上?

师:孩子微笑了,苹果也就微笑了。请再读这一句。

3、分组讨论:

按以上学法,每一组选一行进行讨论,然后按读、说、想三步进行汇报。

4、各组汇报。

5、小结:

这是一只的苹果。

苹果为而感到。

6、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四、学第三小节。

1、学了第二小节,你们认为第三小节应该怎么读?

2、朗读练习。

五、背诵练习(一、二小节)。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

结合本单元反映儿童生活的主题,及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操。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欢主动探究问题。本诗浅显,借助书上的画面和注释,学生理解起来不难,因此,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关于乡村儿童生活的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揭题。

二、简介作者,描述一个与诗有关的故事引生读诗文。

(一)、初读诗文,读后表扬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

(二)、结合注释,再读诗文,要求边读边想象。

1、说说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情景?并说出根据诗中的哪些词句想象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相关的词句完成诗抄。

其间解决下列问题。

(1)儿童的样子。

(2)“垂纶”的意思,在诗中找出近义词。

(3)儿童专心钓鱼的神态动作。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启发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

三、表演再现,品读诗句。

师:我们一起让自己想象的画面活起来。

(一)、准备阶段。

1、让学生根据诗文安排环境,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

2、根据诗文安排角色,为他们改变一下形象,选择道具,并根据诗文说出理由,帮助理解古诗。

3、用语言对装扮后的环境、人物进行生动描述,进行语言训练。

(二)、表演阶段。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

2、在表演中,教师适时穿插询问。

问路人:刚才你一脸焦急,怎么现在面露惊喜?

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吟出一句诗?(生吟第一句。)。

问稚子:你远远地摆手是想告诉他什么吗?(板书:暗示、示意)。

你为什么不出声和他说呢?

看他走过来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这句诗怎样读最能体现你的心情?(生品读第二句诗)。

3、学生品读全诗。

(三)、背诵积累。

说明: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合理地想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领会到感情,培养观察说话的能力,训练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让第一范文变得即好玩又有目的性。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脚和情感,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四、拓展。

师:诗读完了,可是故事结束了吗?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

说明:问题指引了续编的方向,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观察,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练习。

点评。

本课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表演为依托,通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动作的刻画,既让学生领会了诗意,也让学生体会了感情,受到的语文训练是多方面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积累了对人物描写的方法的运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9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说说克服困难的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克服它的意志品质,而不是被困难吓倒。

重难点、关键。

1、认读1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说说克服困难的事,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想法设法克服它。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综合各种识字方法,认识1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学习中或多或少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个人对待困难的态度也不同,有的人面对困难,它会被困难吓倒,有的人面对困难,是想办法打败它。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困难出办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常侍读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想办法认识它,不熟悉的字就多读几遍记住它。

2、自主探究识字:

(1)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新学会了哪些生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给大家讲一讲。

(2)还有哪些字你不认识,现在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4、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5、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对课文有那些了解?

6、齐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书写的8个生字,学生读准生字字音。

2、给这8个生字组词。

3、学生识记生字。

4、教师重点指导一下生字。

5、教师范写。

6、教师书写。

7、评价学生书写。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克服它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测读。

2、出示带生字的句。

子测读。

二、学习课文。

1、学习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听懂了什么?

(3)分小组朗读。

(4)指名汇报朗读。

2、学习课文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

(2)它们遇到什么困难?

(3)两个孩子先怎么做?困难来帮助他们了吗?

(4)兄弟两后来怎么做?找出句子读一读。

(5)结果如何呢?

(6)你是怎样理解爸爸说—“困难会帮助你们的”这句话的意思?

(7)齐读。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三个自然段。

(2)分角色朗读。

(3)会报小组分角色朗读情况。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

4、齐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

1、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它,而不是被它吓倒。

2、学生交流名言。

3、说困难的故事。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5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二、新授:

(一)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或录音),请同学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图,每幅图分别和哪一段文字相对应。

4、检查并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

5、分段读课文。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重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几幅插图,指着图,提问: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争论起来?

2、讨论:到底高好呢还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读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思: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它们在做什么?

2、读第二段,思考:骆驼用什么方法证明高好?请你找出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羊认输了吗?羊又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呢?

4、看图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等词语和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

三、作业:

熟读课文,熟读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骆驼和羊都能通过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它们互不服输,最后想出什么办法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思考: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老牛怎么评的呢?老牛的话对不对?

2、“长处”指什么?“短处”指什么?骆驼和羊错在什么地方?

3、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呢?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学们互相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对同学们认为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指导。比如:

茂:注意下边不要多一点。

腿: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4、读读生字新词。

5、书写指导。

三、练习:

课后2题、3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丽。

2、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声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种方式集中识字。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2、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交流,解决自学里遇到的问题。

3、集中出示生字,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可作补充。

耍:注意上面是“而”不是“西”。

聆:听的意思。

浓郁:本课指花草等的香气浓重。

美:第三横最长。

4、每学习完生字要及时回文。

5、学字过程中指导书写“美、束、孩”三个字。

四、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第二课时。

一、利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二、分层次读课文。

1、将生字带到课文中,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创设情境,体会小鹿渴望春天、第一次见到春天的'喜悦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完成课后练习。

2、读一读。

(1)教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2)学生边读边想象。

(3)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

(1)找一找描写春天的句子。

(2)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

(3)扩写句子。

4、积累。将词语背诵下来,并鼓励孩子在日记和日常表达中使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等。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

【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

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

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

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

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四、指导写字。

指导写口字旁的字:

“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