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讲话稿 > >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讲课(实用18篇)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讲课(实用18篇)

时间:2024-04-21 01:23:01 作者:梦幻泡

范文可以作为我们提升写作能力的参考,通过学习范文,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希望这些范本对大家的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领悟任教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句子卡片投影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二、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2、欣赏着榕树,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交流。(生默读课文)。

(1)榕树美(大、茂盛),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写上批注。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生朗读、体会、勾画)。

(2)谁来交流?

学生交流。(大、茂盛)。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出疑问: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3、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开始!(生自读体会。).

4、谁想来读?(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7、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过渡: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但有一丝遗憾,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随着师的'叙述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

1、我们继续拍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

3、谁来说读后的感受。学生交流。师小结: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你们看,小画眉来了!(出示句子)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也唱起了赞歌,它在说些什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4、这么美的树,这么欢的鸟,作者在离去时感到留恋,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2)请有兴趣的同学做一名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还可以练习写一篇解说词。(出示“三国城”的导游解说词简要讨论怎样写)。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小组合作,理解全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

要求:在你读课文时,你从哪儿感受到一颗童心给予另一颗童心的幸福与快乐?

2、小组讨论交流。可以结合文章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二、全班讨论、交流,体验情感。

预设(一)。

(出示)“是我求妈妈一定把它们送给你的。”

1、“求”是说妈妈舍不得送吗?妈妈捐赠了“一大包四季的衣服”又怎能不舍得送小玩具呢?(抓住“求”字初步将“童心”和“天堂”联系。)。

妈妈的想法是大人的想法,只是穿衣、吃饭不是孩子快乐的全部。童心和童心是相通的,此时的灾区小朋友需要玩具,他们也需要童趣的快乐,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更需要精神的。

这句话感受到文中的小朋友特别想送给灾区小朋友毛毛熊,让他们也能有玩具玩,让他们感受到快乐。

预设(二)。

(出示)适当出示一些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资料,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废墟掩埋一切的”的情景,进一步感受剪纸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幸福感。

“他分到的书很新,翻开第一页,……大家妒嫉的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欢乐……”(出示)。

1、请同学们补充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2、“竟”字说明什么?作者的丈夫当时怎样想?(流露的是一个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意外的惊喜。)。

3、“高兴欢呼起来”说明了什么?(“高兴欢呼起来”说明了他们特别高兴,因为唐山大地震使得他们失去了家庭,亲人,朋友,两张剪纸带给孩子们巨大的快乐。)。

预设(三)。

(出示)“你可知道,废墟掩埋了一切的背景下,这两张剪纸带给一个可怜孩子的是什么吗?”“那是一个快乐至极的天堂。”虽然是一张简单粗陋,在大人眼里毫无价值的剪纸,但里面却盛满了一个孩子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孩子的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教师可引导孩子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悟情。

(出示)“自己爱的,就相信小朋友一定也爱。哪怕捧在手里的只是几粒石子……他们就共有了一个快乐的天堂!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之后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读,在读中去体会孩子与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

预设(四)。

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对于孩子们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天堂”。这小小的毛毛熊和发带代表的是一个小朋友的友爱和深情,带给灾区小朋友的是欢乐和幸福。灾区的小朋友不光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也需要精神上的帮助。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心情。

文中还有两处明显体现“我”对“剪纸”态度的地方,请找出来(出示)。

1、为什么“我”看到剪纸时嘲笑它的粗陋。那是两张“四不像”的剪纸,是我所见到的“最糟糕”的剪纸……后来贴在胸口,最后又说“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这两张剪纸的赠送者,多么希望童年时的一次赠送被人刻骨铭心地牢记着,越来越成为一笔钱金不换的财富……”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我”对“剪纸”态度的变化的句子。

2、理解“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这两张剪纸的赠送者,多么希望童年时的一次赠送被人刻骨铭心地牢记着,越来越成为一笔钱金不换的财富……”(从“贴”这个字看出来作者被她丈夫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充满友爱的童心真的是一笔千金不换的财富啊。)3、说明童心的可贵与美好,深深感动了作者,作者也希望自己给别的小朋友带过快乐和幸福。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去朗读。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情感升华,达到共鸣。

(出示)教师小结:“真正的天堂”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欢乐与幸福,是充满童心、童趣的。真正的天堂:充满友爱、善良的童心。

五、回归整体,积累语言。

读完全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把你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六、布置作业,拓展练习。

想象灾区的小朋友收到毛毛熊和发带时的情景,续编故事。(注意想象要合情合理,从童心的角度去思考。)。

《捐赠天堂》教学反思。

《捐赠天堂》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一篇揭示童心可贵的文章。看到课题,我想学生一定和我一样心生疑问:“捐赠”怎么和“天堂”联系在一起了呢?看完课文我才知道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向我们讲述了丈夫小时候得到的一次捐赠,在那个废墟掩埋一切的世界里,孩子们不仅失去了亲人、家园,更失去了童心中的至爱和乐趣,而此时“翻开第一页,里面竟有两张剪纸!”这份快乐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质帮助所不能取代的。“这欢呼引来了全班的同学,大家妒忌地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欢乐……”此时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安慰。但是已过去30多年的唐山大地震对于一直在蜜罐里生活的五年级孩子,他们能真切地体会到那个年代人物的感情吗?起初我很担心,但是汶川、玉树大地震、重演了历史的悲剧,似乎是唐山大地震的翻版,孩子们至少在铺天盖地的电视画面中受到了内心的震撼,这也许会对课文的学习打下情感的伏笔。所以我想把教学定位到一个“真”字上来,即,让学生学真实的语文,真实地学语文,悟真实的情感。

一、努力创设意境,走入文本,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文本、教师对话的过程。”所谓“境为心所感,情自心底生”通过听家长讲述唐山大地震的感人故事和经历,结合汶川、玉树大地震的媒体报道等,尽可能让学生达到与当事人一种情感的共鸣,在这种真实的背景下,学生融入了课文,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揣摩,逐渐将得到幸福快乐的深度延深,能达到“至极”的理解层面。

二、朗读与感悟有机结合。我有效地实施了多种朗读训练手段,如:体会“充溢”一词时,做手势朗读,从而理解到捐赠者的美好童心给受赠者带来的欢乐幸福是无比巨大的;再比如,丈夫所说的那段话富有哲理又非常感人,可以说是体会“天堂”一词的最好诠释,我让学生把手贴在胸前,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朗读暗示,并不断指导朗读入境,入心,通过学生朗读感情的升温,奏响了情感教学的最强音。学生的理解层次自然在加深,语言文字――心灵触动――语言文字,我认为这就是“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通过写下最想说的话和续编故事,释放学生情感的收获,落实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堂课下来,我的心再次掀起波澜,可能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如果我能再多多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真情感言,可能会更加丰富对文本的解读,更丰富学生的情感收获。因为有了汶川、玉树大地震,所以课前我预设一定会有更加个性化的理解,即使稍有偏颇,同样是一份精彩的生成,对于我的课堂教学是一笔宝贵的经验,那就是,我要让我的学生每天能真真实实学语文,真真正正学做人!

《鸟的天堂》小学语文说课稿

根据课文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从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出发,我们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创新,学习实践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来确定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按由扶到放的程序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

一、关于教学目的及重、难点。

首先是落实“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认为:有自己的见解是目的,而暂时不问见解是否正确,充分,合理,或者粗疏浅陋,只要是自己的思考所得就好。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营造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其次,是要落实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这个目的的落实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实践中发展。这两点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背诵指定的段落。在这里,朗读既是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又是获得语感及审美情趣的基本方法,特别是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画面朗读,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更大欲求。本课的难点在于: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个难点难就难在“有机整合”,难在课件设计必须与教学目的及本课特点融为一体,形成本课教学的鲜明特色,形成本课教学的鲜明教学个性,而不是为了使用课件而用课件,使课件浮于教学目的及本课特点之外。

二、关于教学结构安排。

1、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

首先我们虚拟场景,让学生同作者一起进入作者所描写过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情景中,使学生同作者同时产生感受,并使学生的感受同作者的感受产生比较,相互碰闯,使学生与巴金比肩观察、比肩表达,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比较“真绿得可爱”和“绿得真可爱”的异同,咬文嚼字,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然后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揣摩作者写榕树之大的妙笔。紧跟着,用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那一种景象呢?这一个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地高涨。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课文中描写的顺序出示课件组织下一步的学习。

2、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

让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抓准特点,同时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再相互交流自己喜欢这一部分文字的原因,让作者与同学的感受相互应和相互启发,并在此基础上,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反复朗读、评价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如何准确、形象地用词、用句,才把本自然段写得既精练准确又特点鲜明的。

3、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

请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第八自然段。首先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一设计将学生的观察与对重点句的欣赏和理解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同时,又由于个人对同一句子的欣赏和理解的角度不同,所以容易引发不同见解的碰闯、融合。然后,再请学生说说,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描述?并请大家评一评。这样一来,实际上诱导的是发表与作者不同的见解,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站在伟人的肩头并超过伟人的地平线。而评一评呢,或鼓励、或指正、或欣赏、或帮助,个性化见解纷呈,信息容量大增。接下来,用齐读造势,造审美的氛围。再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用声音之美表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紧接着再齐读重点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用自己声音之美表现作者点睛之美。

最后设计用“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促进学生进一步交流各自的见解:或朗读的明丽,或句子的精美,或观察的准确,或体会的细致。

4、首先让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然后出示课件,展示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画面中群鸟翔集、百鸟齐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将在课件场景中看到的、听到的与作者所描写的相互对照,细细品味。然后分组学习讨论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之所以这样设计,在于把读书、观察、验证、分析、欣赏结合起来,深入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又由于是分组学习,学生发表见解、思维碰闯的机会就更多,学习的个性化色彩就更浓,民主氛围更强,学习的自由度也更高。紧接着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展示自己最精彩,最动人,最亮丽的一面。然后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读的理由。这一设计意在通过朗读展示自我对课文的见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课文。

5、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画面。

第一步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组内集体创作为人人参与提供了机会,同时,将课文内容与自己收集的资料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然后用竞赛形式让小组派代表上台结合银屏提供的画面导游,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兴趣,润物无声地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由此获得美感。

三、关于板书设计。

每个教师都懂得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本课的板书,没有按传统板书的样式,以重要词句为点,以文章脉络为线来安排,而是明确地体现了课件和课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本课教学特性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始终着眼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始终着眼于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创新,学习实践,既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教学中发展。

鸟的天堂小学语文教案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和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自制课件。

二课时。

1、知道著名作家巴金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巴金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我们就在巴金先生的引领下,一起走进我们南国的一个梦境般的地方——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2、配乐讲述传说。

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齐读课题。

3、揭题,读题。

3、学习生字词。

(1)正音;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书写“巢”和“暇”。“巢”上部分是三个“﹤”,要写的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暇”是日字旁。

4、理清层次。

5、质疑。

1、初步感受榕树的美。

(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师配乐朗读课文1——9自然段。

学生听后谈感受,总结榕树的特点。(你仿佛看到一棵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1)随机出示:“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指名谈体会,突出“一株”,指名读,自由读。

(2)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3)指导读,体会榕树的大。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评课稿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让学生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反复诵读。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此时再让学生写写你仿佛看到的情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王老师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体会到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通过反复地诵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王老师设计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品质,那么在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这种个性反映呢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呢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阅读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的创造发现。例如:让学生模仿文章写鸟多,美,后欣赏视频后,让学生模仿段落进行防写。在让学生模仿小画眉的感受注重学生自己个性的表达。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获奖说课稿

巴金的《鸟的天堂》,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的确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好文,以它为范本的确能引发学生喜爱的个性化冲动,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展开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促进学生主动、生动、个性地学习和发展。当我们把多媒体课件恰当地整合进课堂教学之中以后,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具象性、虚拟性、音效性可将学生所欣赏的各部分的文字信息多元化,从而就为更加有效地阅读、更加有个性的阅读,更加有创造性的阅读创设了更大的空间。

根据课文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从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出发,我们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创新,学习实践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来确定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按由扶到放的程序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

首先是落实“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认为:有自己的见解是目的,而暂时不问见解是否正确,充分,合理,或者粗疏浅陋,只要是自己的思考所得就好。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营造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要落实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这个目的的落实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实践中发展。这两点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背诵指定的段落。在这里,朗读既是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又是获得语感及审美情趣的基本方法,特别是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画面朗读,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更大欲求。

本课的难点在于: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个难点难就难在“有机整合”,难在课件设计必须与教学目的及本课特点融为一体,形成本课教学的鲜明特色,形成本课教学的鲜明教学个性,而不是为了使用课件而用课件,使课件浮于教学目的及本课特点之外。

首先我们虚拟场景,让学生同作者一起进入作者所描写过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情景中,使学生同作者同时产生感受,并使学生的感受同作者的感受产生比较,相互碰闯,使学生与巴金比肩观察、比肩表达,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同时比较“真绿得可爱”和“绿得真可爱”的异同,咬文嚼字,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然后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揣摩作者写榕树之大的妙笔。紧跟着,用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那一种景象呢?这一个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地高涨。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课文中描写的顺序出示课件组织下一步的学习。

让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抓准特点,同时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再相互交流自己喜欢这一部分文字的原因,让作者与同学的感受相互应和相互启发,并在此基础上,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反复朗读、评价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如何准确、形象地用词、用句,才把本自然段写得既精练准确又特点鲜明的。

请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第八自然段。首先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一设计将学生的观察与对重点句的欣赏和理解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同时,又由于个人对同一句子的欣赏和理解的角度不同,所以容易引发不同见解的碰闯、融合。然后,再请学生说说,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描述?并请大家评一评。

这样一来,实际上诱导的是发表与作者不同的见解,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站在伟人的肩头并超过伟人的地平线。而评一评呢,或鼓励、或指正、或欣赏、或帮助,个性化见解纷呈,信息容量大增。接下来,用齐读造势,造审美的氛围。再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用声音之美表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紧接着再齐读重点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用自己声音之美表现作者点睛之美。

最后设计用“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促进学生进一步交流各自的见解:或朗读的明丽,或句子的精美,或观察的准确,或体会的细致。

然后出示课件,展示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画面中群鸟翔集、百鸟齐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将在课件场景中看到的、听到的与作者所描写的相互对照,细细品味。然后分组学习讨论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之所以这样设计,在于把读书、观察、验证、分析、欣赏结合起来,深入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又由于是分组学习,学生发表见解、思维碰闯的机会就更多,学习的个性化色彩就更浓,民主氛围更强,学习的自由度也更高。紧接着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展示自己最精彩,最动人,最亮丽的一面。然后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读的理由。这一设计意在通过朗读展示自我对课文的见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课文。

第一步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组内集体创作为人人参与提供了机会,同时,将课文内容与自己收集的资料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然后用竞赛形式让小组派代表上台结合银屏提供的画面导游,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兴趣,润物无声地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由此获得美感。

小学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广东省新会成郊的一条河上的‘鸟的天堂’参观。”

大家走过一段石子路,就能到河边了。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有几只小船。

大家快上船。“船夫,麻烦帮我们解开绳子。送我们到‘鸟的天堂’行吗?”船夫很乐意帮助我们,船缓缓地动了。船夫划着船,大家可以坐在船上望四周的景致。

我们的船要靠近榕树了。我们可以看清这大树了。这棵树占地160多亩,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都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就是“鸟的天堂”鸟在树上做窝,我们不要捉它们。瞧,几只鸟在扑翅。

这里非常清静。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手。这个树林很热闹。到处都是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那只站在枝上叫,那只飞起来,那只在扑翅膀。

大家注意地看。这边有一只,那边漏了那只,看那只,那又有一只,大家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一只画眉飞了出来了,给大家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呢!它的歌声真好听。

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明天我们返回南宁,结束这次旅游。

“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新会县天门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你们见过鸟的天堂吗?肯定没有,对不对啊!这是巴金写的一篇文章。在那里有一棵松树已有500多年历史了。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鸟的天堂。今天由我做你们的导游,一起来游览鸟的天堂。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这里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小鸟天堂是侨乡广东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位于距城区10公里的天马村。她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18亩,远看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南国奇观。而每天栖息在这棵美丽大树上数以万计的各种野生鹭鸟,暮出晨归,嘎嘎而鸣,翩翩起舞,更蔚为壮观。这一自然景象出现在人口稠密区,生生不息,已延续了384年(明万历戌午年,公元老派16始于“雀墩”),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实属罕见。历年来,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游览了小鸟天堂,写下了名篇《鸟的天堂》,并于1980年载入全国(包括港地区)统篇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成为经典课文,每年在全国约2300万名该年级学生中广为传诵。一级又一级,一代复一代,这个名闻遐迩的“鸟的天堂”,已在全国数亿学生中深入人心。这一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活的“教科书”,并以此作为窥视大自然的窗口,让人们从中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新型人鸟关系的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人类共同家园的美好情感。时下,独具生态文化色彩的“休闲型”旅游,已渐成热点,正引领着旅游新时尚。又恰逢国际生态旅游年。请到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来;请到人们心驰神往的绿色家园来!“人间毕竟有天堂,暂别浮华,拥抱自然,聆听百鸟和鸣,感受天籁之声;到人的乐园,远离尘嚣,觅一方静土,让疲倦的心灵得到片刻栖息……好了,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闲话少说,现在就请您自己参观鸟的天堂。2小时后在这里集合,祝您旅途愉快!

小学语文讲课面试技巧

古语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促进学生成长,而且实现教师自身发展。在新课标的倡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基于此,我们老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中不断地积累经验,积累知识,积累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下面中公资深讲师卢伯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方法谈谈浅薄的认识。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起学生共鸣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续的授课埋下伏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以创设情境,入境入境地引领学生顺其自然地走进课堂。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陶冶情操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除了考虑承上启下的温故知新外,还可以采用音乐、美术作品、视频、设疑、猜谜语、介绍作者生平及文章作品时代背景等方式把握文中的情感。更好地创设情境,快速进入文本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在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依据“专心会文本”。即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通过抓住“文眼”,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新课标的理念更多的既重过程又重结论。根据学生的思维进行因势利导,层次递进。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上同一篇《白雪公和七个小矮人》课文的场景: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学生:她自己。

学生:要爱自己!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 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

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 ...........

学生: (n人开始睡觉 .... ........... )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 n人开始睡觉 .... ........... )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从这两位老师的上课问题的提问可以得知:改变提问的方式及设置问题的有效性,更多注重学生的启发性思考更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换位思中去体会故事情节和任务的性格特点。

四、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首先,提倡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之后老师作简要小结。这样,学生参与度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同时,定期组织“展成果,促交流”的专题活动,让同学们展示在积累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成果,如一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绘画作品、调研成果等,并予以交流,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交流在这个积累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并成功地迁移至生活中。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挥。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6分钟)。

(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6分钟)。

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8分钟)。

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

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你认为对这样的景象还可以作怎样拓展性描述?请说一说。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课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钟)。

1、分组学习: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画面谈一谈为什么?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

2、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说的理由。

五、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虚拟场景。(10分钟)。

1、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

2、小组派代表上台导游。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初睹榕树比肩观察说出你的见解。

比肩表达。

枝干无数相互应和。

相互启发。

叶绿耀眼对照欣赏。

拓展表达。

鸟语鸟影对比细品。

交流看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阅读文章。作者巴金先生记叙了他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纷飞的活泼景象。穿过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群鸟构成了一副清雅优美的风景画,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所以,这样的文章是值得用心感受其中的美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由点到面”的描写手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准备通过讲解“由点到面、动静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关注文章整体,理解文章。还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体会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我在本节课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会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前引导学生质疑;在解疑的过程中,仍不忘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之外还启发学生说出“哪些地方读懂了?”“是怎么读懂的?”不仅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并且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我会让学生读、思、勾划,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在语言训练中,用解释、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注重启发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导语的设计在教学中十分重要。针对本课,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在我国广东有一个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洲。一天,一只仙鹤看中这块优美安静的地方,便把衔来的一条榕树枝,插在这块泥土上。说也奇怪,这条榕树枝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就像浮动的绿洲!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成千上万只同伴。从此,每到清晨,万千灵鸟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形成了南国奇观——“鸟的天堂”。

在课堂上,我会指名读生字词,一来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情况,二来也督促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缝隙”“规律”“应接不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落实识字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四年级是往高段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更注重培养学生认证负责的态度。因为,好的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

齐读课题《鸟的天堂》。先解词“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怎么理解的`?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讲的内容。当然,在这里并不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出,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后,抛出问题: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几次?分别看到了什么?因为文章很简单,学生在读完后,能回答出:去了两次,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第二次看到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清楚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相比于老师自己讲出来,更易于学生记忆。

接下来理清脉络,提示学生: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树;哪几个自然段讲了鸟;学生从这个方向可以很轻松的把课文理清楚。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认识,又可以抓住关键段落进行分析。

理解大榕树的茂盛,旺盛的生命力,体会静态美,去“鸟的天堂”先看到的树,看到怎样的树,这个是课文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在谈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一定能够抓住关键词,但可以让他们试着说一说,引导他们找到“一簇簇”“不可计数”“绿的可爱”包括“堆在一起”等等这样的词,这都是非常准确的。因为课文中描写大榕树时,提到了“大”,我会问学生“既然作者这样描写,我们可以在哪些句子看出?”

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纷飞的鸟,不禁发出感叹。在这里,我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学生自己归纳出“多”“欢”等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感受。

在充分了解课文的句段和文章后,我将启发学生联系课文,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能充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本文的写作手法也是亮点之一,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鸟树和谐图”,我会采用点拨法,让学生掌握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鼓励学生谈谈这样写的好处,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鸟的天堂》的确是一片精美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环保意识的今天,更是不可多得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要延伸到生活中去。为此,我会不止一个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动物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环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家门口就是“鸟的天堂”我能做些什么。

我认为通过我的板书即达到了梳理文章思路的目的,同时还有效地强化了文章的中心。

板书切忌多,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不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板书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看板书就明白这节课的写作目的,从而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的。遵循以上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语文是心灵的天堂小学作文

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清澈见底幽雅宁静,却又不时泛起一层层涟漪,惹得我心潮澎湃。

语文,用一枝神来之笔,画出世间万物,画出诗人心中缕缕思绪,在一泓清泉中若点若圈,使我心飘飞。

语文,用美妙圆润的歌声鸣出世间不平之音,唱出世人壮志满怀,使一泓清泉泛泛作响,使我思绪翻飞。

语文,用横溢的才情吟诵着壮志情怀,用诗化之墨泼洒出跳动的文字。

语文,记载着邈远的历史,激荡着人们深邃的遐思;

语文,装满了诗怀画意,侠骨柔情,却在心中永不停歇;

语文,仿佛一幅美妙的人生画卷;

语文,仿佛一首珍贵生命的赞歌;

语文,仿佛一座四通八达的桥梁;

语文,更像一位随时指点迷津的智慧老人;

语文,是心灵的天堂。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的教学设计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

(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4.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5.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6.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7.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8.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该教学设计获江苏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说课评比活动”三等奖、扬州市二等奖)。

教学设计说明。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课程的整合”,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则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网络已悄然走近我们的课堂。在我们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作出一些尝试的时候,我们也一直不断地在思考: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我们也同样反复地作着这样的思考。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分析。

1、本课的教学内容。

在今年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一课中,安排了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在布置本次活动时,学生们对模仿导游写解说词很感兴趣,也急于想搞清一些问题,例如: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体有多大?有多少年历史了?上面都有些什么鸟?解说词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可对于活动中要求的“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学生们感到很困难:翻遍学校的图书室也不一定能找全这些资料,其实就是教师也不一定能全了解这些信息。因为有不少学生以前曾尝试过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当时就有学生建议:能否组织我们上网收集资料?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

2、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刚颁布的九年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新提出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且把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并列,其目的是加强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本课定位为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辅导课”。

如果作为一次简单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其目标应是很简单的: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有关“鸟的天堂”的信息,拓展知识面,并尝试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但是,作为一节有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与应用文写作辅导课,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则必须是多层面考虑的: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学习共同体及他们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在网络环境下合作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合理调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行为以更利于他们养成良好而积极的网络学习习惯?归结下来,就是如何落实“信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这样的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b、情感与态度。

1.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c、方法与习惯。

1.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3、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按照上面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

如何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定位为: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一.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二.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来自哪吗?

生:广东。

师:提到广东,你最先想到什么?

生:荔枝。

师:是的,唐朝有位妃子最喜欢吃荔枝,你知道是谁吗?

生(齐):杨贵妃。

师: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和汪老师比比,你们看有没有相似之处。(笑)

生:我猜老师一定和她一样喜欢吃荔枝。

师:你真聪明,猜中了。同学们,对于广东,除了荔枝,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粤菜,吃在广州。

生:水果,特产……

师:老师从广东带来了一些特产。

(出示图片,学生饶有兴致的猜说水果名字,并诵读有关的诗句)

生:芒果、杨桃……

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师:我国文学巨匠巴金曾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汪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南国一个梦境般的地方。

上课。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生:(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

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

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汪老师曾多次去过那里,每每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种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生:(美读)——鸟的天堂。

(课件出示: 一簇簇 不计其数 树梢 做巢 应接不暇 兴奋)

(1)正音:兴奋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学生字:巢/梢/暇。(老师边书写 “巢”边解说:“巢”上部分三个“〈”要写得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

师: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1:课文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

生2: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

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生:读。

师:有点味道了,但还不够。

生:读(重读“的确”)

师:很好,突出了“的确”。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师:你怎样理解?

生: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二次去是在早晨,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鸟,证实了这株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棵大榕树。

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生:闭眼听。

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

师:请你把“大”写到黑板上,

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

师:写到黑板上

生:生机勃勃

师:写到黑板上

生:茂盛

师:写到黑板上

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交流:

生:“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大。

师:是的,巴金常旅国内外,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却是第一次看到,可见之大。

生: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

生: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大。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应突出“一株”这个词,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

师:读出只是“一株”的感觉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强调了“一株”。

分别找几个同学读。

师:把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

生:没有。

生: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

生:摇头。

师: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多个会场。

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生:独木成林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生:“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因为树很大,所以树枝垂到了水面。

生:树枝卧在水面上,这个“卧 ”字让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巨大的“卧佛”。这棵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卧佛”一样,很大,很安详。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安详吗?

生:读。“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师: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年代久远,安详,安静、古老……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师:继续交流,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

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用展示生命力,来表现茂盛。

师:它是怎么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 “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

生:从“不留一点缝隙”我感受到这树的茂盛,那么大的一棵树,居然不留一点缝隙。

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

师: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

生:比较读。

师: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样?

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如果去掉就变成真是的,而不是作者的想象了。

师: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那种捉摸不透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

生:感情朗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

生:“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师: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

(生自由地读、体会)

交流:

生1:是躲在树叶中的鸟在动。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这是生命涌动之美,因为这树的生命力很顽强,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叶子在生长出来。

师:这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都涌动着新的生命。读。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3 :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

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4:我觉得树叶太绿了,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好好地读读这句话。

展示读。一个接一个读下去。

生:(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

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师: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

生背诵。指导交流背诵。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

生:写。

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交流。

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遮盖住整个小岛,独木成林,那树叶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哪儿冬暖夏凉,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

……

生读:鸟的天堂。

(课件出示,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音乐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

师: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谈。

师: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的诗句,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赏读,更多的去了解这天下奇观——小鸟天堂。欢迎大家去广东,去鸟的天堂——那梦境般的地方。

下课。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描写事物静态与动态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感受文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第一段。环境优美舒适。想不想知道人类的朋友的天堂是什么样的?)。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那里美好的景象。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两次,第一次在黄昏鸟栖息了,因此看到的是大榕树的奇特美丽,第二次是在早晨是鸟最活跃的时候,因此看到的是天堂里的居民----鸟热闹活动的景象。)。

二、深入阅读、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一万多平方米。)。

(6)我们教室的面积约30多平方米,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好像把它的-------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树叶绿得发亮,给人的感受——翠色欲滴,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生长旺盛,充满作者的喜爱之情。)。

(2)重点体会“颤动”。(颤动指在微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多媒体播放。

(5)同学们再读这部分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大榕树的?(远——近,静态描写)。

(6)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1.学生汇报这里写了鸟热闹活动的场面。鸟儿多。

2、师: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体会出这里的鸟多?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除了鸟多你还能体会出什么?(鸟欢乐的景象)。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3.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4.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6、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重点探究,升华主题。

(天堂——人们想象中美好、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那株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文中共出现了六次“鸟的天堂”四次加引号的是作者饮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颗大榕树,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中不加引号的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生活得自由、幸福。)。

2、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追求自然和谐美好,让小鸟无忧无虑的生活。)。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出示思考题:

1、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描写了高大茂盛的大榕树和群鸟欢快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有多种答案,畅所欲言。如: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本文语言优美,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读读、背背并抄写下来。

2、写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这里的景象。

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次:(黄昏)树:大茂盛奇特美丽留恋。

第二次:(早晨)鸟:多欢快壮观美好}赞美。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小学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教师正音:一拨兴奋。

3、生字教学。

1:榕树,白茫茫。

(1)什么是白茫茫?

(2)一般来形容什么?

(3)你能来说一句话吗?

(4)课文中又是形容什么的呢?课件出示: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4、生字教学2:船桨、空暇。

(1)辨析字形:暇与瑕。

(2)辨析字义:暇与瑕。

(3)语境理解:应接不暇――。

5、生字教学3:耀眼。

(1)认识偏旁:耀。

(2)理解字义:什么样的光?

(3)右半部:羽。

(4)练习书写:耀。

6、完成学习报告单。

[辨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块的形式出现,针对性强,教师指导也很扎实。]。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梳理写作思路: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2、分清段落:树――鸟。

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修改报告单第一栏。

4、梳理学生的质疑问题。

三、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

1、老师读课文第1――6自然段,学生想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自读想像加深体会。

3、交流: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1)……真是一株大树!

(2)教师范读,强调“一株”,为什么?(板书:一株大树)。

(3)这株大树到底有多大呢?教师出示图片,生惊叹。

(4)感情朗读。

(5)“株”能否改成“棵”?

4、学习第8自然段,交流报告单:你读出了什么?

(1)绿、生命力强。

(2)理解:一簇――(板书:枝繁叶茂生命力强)。

(3)感情朗读,读出逻辑重音。

(4)这时你想说什么?(生机勃勃)。

(5)玩味“颤动”一词的妙用。

(6)感情朗读。

(7)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画出第一句,思考与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8)出示视频,教师范读。

(9)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大榕树。

(10)反复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1)这美丽的背后蕴含着什么?(生命力、顽强、茂盛、独特的美)。

(12)这鸟的天堂里为什么没有一只鸟?

[辨课:品词析句,披文入情,这是传统语文的精髓。教者运用得当,效果较好。]。

1、这里的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2、结合学习报告单,再读重点段落,想想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鸟的特点?

3、板书:群鸟飞舞。从大的,小的,黑的,白的,你又看出了什么呢?(教师小结作家语言的简练。)。

4、玩味几个“有的”,体会到什么呢?(板书:自由快乐)。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又写了什么?(板书:叫声好听)。

6、作者为什么要单独写画眉鸟呢?(作者揭示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7、自由解答学习报告单中的疑惑。重点解决: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快乐自由安全的地方)。

8、布置作业:

(1)修改学习报告单中的二三四项内容,下节课交流。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辨课:比较欣赏的是作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兼顾,另外学习报告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也很好奇,可惜没有参与真实的课堂之中。

比较研究:

这是一堂比较理想的小学语文课。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字教学很扎实,二是品词析句很到位,三是言语形式得到应有的`关注。既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传统思想,又能体现现代语文新的思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区别还是比较明显,这个差异表现在言语实践活动的训练力度上,小学教学偏重于感性认知,中学教学则向前推进了一步,强化了言语技能的迁移。另外在创造性阅读方面,中学语文走在了小学前面。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案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更大力度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型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我小时候都学过的课文,我知道非常的重要,之前倒是讲了好几次,但是每次都是大概的过一下,没有系统的认真的研究,在要讲这一课的时候,我非常的不知所措,不敢去讲了,我知道这课的重点知识非常的多,所以在讲课前,我先请教了我们组的老教师,还专门问问组长要注意哪些,重点应该怎么突出,几个字的读音应该怎么读是正确的,我就是一个问的人,前辈们都非常的耐心,我感到很开心!

在讲课的时候,我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为什么?学生通过默读,通过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意义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意义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我也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最后,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的感想,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学生们通过课件学到了自己要掌握的内容,不美的地方是这一课要求背诵的内容太多了,孩子们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以后要注意多采用一些有助于背诵的方法!善于学习!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的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领悟任教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句子卡片投影段落。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1、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2、欣赏着榕树,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交流。(生默读课文)。

(1)榕树美(大、茂盛),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写上批注。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生朗读、体会、勾画)。

(2)谁来交流?

学生交流。(大、茂盛)。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出疑问: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3、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开始!(生自读体会。)。

4、谁想来读?(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7、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过渡: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但有一丝遗憾,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随着师的.叙述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

1、我们继续拍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

3、谁来说读后的感受。学生交流。师小结: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你们看,小画眉来了!(出示句子)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也唱起了赞歌,它在说些什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4、这么美的树,这么欢的鸟,作者在离去时感到留恋,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2)请有兴趣的同学做一名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还可以练习写一篇解说词。(出示“三国城”的导游解说词简要讨论怎样写)。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带为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