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教案 > 教案模板 > > 雨铃铛儿歌语言教案(模板17篇)

雨铃铛儿歌语言教案(模板17篇)

时间:2024-01-13 17:34:52 作者:笔舞

教案模板可以作为教师备课的参考材料,帮助教师准备充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希望大家能从以下列举的教案模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教学思路。

儿歌语言教案

1、能用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加深对红色、圆形的认识。

2、知道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

1、课前开展半日活动《晒太阳》,感知在阳光下温暖的的感觉。

2、故事《小兔找太阳》的视频3、画有红灯笼、萝卜、红气球、太阳的画面故事内容四幅。

4、小兔和兔妈妈图片和头饰。

1、出示小兔子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只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谁吗?(想)师:小朋友请看,这是谁?(小兔子)对,他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那么你知道今天小兔子想干什么吗?它呀,想去找太阳,可是,它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小朋友你见过太阳吗?你知道太阳是什么样的吗?(个别幼儿说一说)师:哦,我们小朋友知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暖的。可是小白兔只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并没有见过太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小兔子能不能找到太阳。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小兔找太阳》,根据故事情节逐步拉出画面,让幼儿与故事互动,学习语言,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

出示挂图。

(1)师: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就去找太阳。小兔子来到屋子里,小朋友请看他看到了什么(灯笼)这时,小兔子指着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灯笼说:"妈妈,这时太阳吗?"小朋友你先来告诉它,这时太阳吗?(不是)是什么呀?(是两盏灯笼)那我们快告诉他,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两盏红灯笼)。这时妈妈告诉他,不,这是两张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

出示挂图。

(3)师:小兔子抬起头,他看见了什么?(气球)这时小兔子又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阳吗,小朋友,妈妈会怎么说呢?(个别幼儿自由回答)老师说:不,这时红气球,太阳只有一个,还会发光呢。

瞧出示挂图(。

4)师:小兔子仰起了头,看着妈妈指着的地方,大声喊,妈妈,我找到了,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3、观看故事视频《小兔子找太阳》。

4、提问:

(1)小兔子第一次找到了什么?(个别回答后,请小部分幼儿上来找找红灯笼,并一起说说故事中的对话"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

(2)来又找到了什么呢?(个别回答后,请小部分幼儿上来找找大萝卜、红气球,并一起说说"这是三个大萝卜、红气球"。

(3)兔子为什么会把红灯笼、大萝卜、红气球当成太阳呢?(引导幼儿看看他们都是红红的、圆圆的.

(4)你见过太阳吗?在哪儿能找到它?在太阳下有什么感觉呢?

(6)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5、让幼儿(根据设计的场景)带头饰分角色讲故事。

儿歌语言教案

《福建省幼儿园教育指南》在语言领域的指导要求中指出“注意挖掘本地区民间优秀的童谣、民谣,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语言领域《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首颇具情趣、易唱易记的中国传统连锁调儿歌,这种儿歌在民间流传广泛,但在教材中出现的较少,同时,本儿歌取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兴趣的。把出自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同时又以中国传统儿歌形式来体现的儿歌让孩子们来学习和理解,很有意义。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能大胆地朗诵儿歌。

2、初步能分角色表演儿歌,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1、物质准备:唐僧师徒及老妖婆的木偶;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的图谱、唐僧师徒的小卡片。

2、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了解唐僧师徒弟的人物形象。

一、出示木偶情境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出示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来了几位特别的客人,它们是谁呢?一起来看看。

二、欣赏木偶表演,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唐僧师徒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听听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幼儿再次欣赏儿歌内容,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师:唐僧师徒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一个个是怎么出场的?

三、分段学习儿歌,运用图谱让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的第一段。

师:刚才儿歌里说到了唐僧师徒去打妖怪,他们是按什么顺序出场,怎么出场的?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师:请小朋友认真看看图谱,有没有发现图谱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利用图谱,学习儿歌的第二段。

师:出现了老妖怪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分组轮流朗诵儿歌,引导幼儿伴以动作、表情进行朗诵。

四、运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学习分角色表演儿歌,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1、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现唐僧师徒出场的动作等。

2、分角色朗诵儿歌,提醒幼儿表现角色中人物的特点。

3、分角色表演儿歌,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神态表现儿歌的内容,引导幼儿合作表演。

师: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的动作和语气来模仿它们会会更形象?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

五、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活动自然结束。

儿歌语言教案

1.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小猴手偶一个,泡泡液一份。

1教师手握手偶,以小猴的身份引导幼儿观察泡泡。

师:小朋友好,你们认识我吗?对了,我是小猴。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看这什么呀?(泡泡液)小朋友们真聪明!可是我不知道泡泡像什么?小朋友们能告诉我吗?(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观察)现在谁能告诉小猴泡像什么?(幼儿自主回答)

2.欣赏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用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

师:儿歌都提到泡泡像什么呀?(西瓜·太阳·气球·脸蛋·眼睛)

师: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小朋友们真棒!

3.再次欣赏儿歌

当老师朗诵完儿歌最后一句“小朋友们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像,并对幼儿的想象肯定。

儿歌:吹泡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

像太阳,像脸蛋

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还像什么呢?

儿歌语言教案

1.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2.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1.幼儿用书。

2.图片、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讲解法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 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请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

(1)幼儿交流画面内容。

(2)幼儿初步理解“相反”的含义。

教师:你们在图片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事?谁来说一说?(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帮助幼儿初步初步理解“相反”含义)。

(3)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2.幼儿学习儿歌:相反国。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边听。

(2)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学习儿歌两遍。

(3)用动作辅助的方式朗诵儿歌。

3.游戏:相反国里说相反。

(1)教师提出要求,引发幼儿游戏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一个词,其他幼儿接相反的词。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课情。

2.回家寻找相反的物品。

这是一个选材较好的特色童谣,利用多媒体课件,孩子在说说、听听、学学中,生动趣味的高密度练习中,学会了有节奏地念童谣,知道了一些反义词。游戏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活动选材大胆却合适,形式简单却生动,教具高效新颖,引导为主却无痕。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落实,师幼有效互动以及教师教育机智的美。

儿歌语言教案

1、引导幼儿细致地享受舔棒糖的感觉,并在轻松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xxx一只,录音带,机,棒糖40支,托盘一个,篮子若干个。

一、听儿歌录音。(分三段)。

1、猜想xxx在干什么?

2、真有意思,维尼继续吃呀吃。

3、再来听一听,维尼是不是象你们猜的那样,它还在吃。

二、说一说自己对棒棒糖的感受。

原来它在吃棒棒糖,你吃过吗,你觉得棒棒糖怎么样?

三、品尝感受棒糖带来的乐趣。

1、维尼今天给小朋友们也带来了许多棒棒糖,谁想吃?

但它有两个希望,我们起来听一听:

a不争不抢,轻轻拿。

b边舔边与同伴分享、交流吃糖的感觉。

2、幼儿自由讨论,师也一起品尝,交谈:

——你的糖怎么样?(口味,颜色,软硬,多少,等等)。

3、吃完后,收好小棒。师与幼儿一同小结交谈内容。

4、完整欣赏儿歌。

四、手指游戏。

1、幼儿与老师一起“舔”糖,“舔几下”。

2、欣赏录音,和维尼一起“舔”棒糖。

五、音乐游戏:吃棒糖的小孩。

全体参与,被摸到头的幼儿蹲下,“舔十下”时,师去捉幼儿(棒棒糖)。

儿歌语言教案

1、欣赏25—26课,重点第26课,熟悉欣赏常规。

2、体验与父亲的情感。

3、认读“上”、“下”,复习“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哥哥”、“姐姐”。

1、《幼儿听读识字》第1册书(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2、字条“欣赏”、“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3、第26课大范例。

4、头饰字卡“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姥姥”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份),相应大字卡各一张,“上”、“下”大字卡各一张,“火车头”头饰一个。

(一)欣赏。

1、发书,复习欣赏常规。

2、放录音,欣赏第22—27课,教师巡回指导。

3、重点欣赏第26课。

4、收书。

(二)启发谈话,复述第26课。

1、为什么说爸爸的双手是娃娃的飞机?

2、娃娃怎样坐上去?飞机是怎样飞的(随机出示“上”、“下”字卡)?

3、和爸爸一起玩坐飞机有意思吗?

4、你和爸爸玩过这种吗?建议小朋友回家后和自己的爸爸玩一次坐飞机的。

(三):开火车。

目的:认读“上”、“下”,复习“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姥姥”。

准备:

1、头饰字卡“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姥姥”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份),相应大字卡各一张,“上”、“下”大字卡各一张。

2、“火车头”头饰一个。

玩法:

1、幼儿站成圈,分别戴上“姥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字卡头饰。开始,请一位幼儿戴“火车头”头饰当火车头。火车头说:“火车开了,呜——”小朋友在“火车头”后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模仿火车车轮转动,边说边顺圈走:“一列火车长又长,哐哨、哐哨向前方。”幼儿念完,老师说:“火车到站了,我们先接姥姥上车。”戴“姥姥”字卡头饰的小朋友走到火车头后面。继续进行,陆续请其他角色上火车。

2、当火车上人数较多时,教师一只手举人称字卡,一只手举“上”或“下”,请幼儿看清是“××上”,“××下”后,下车的幼儿站到圈外,上车的幼儿站到火车队伍中。反复进行。

(四)结束(所有幼儿开火车离开教室)。

儿歌语言教案

在组织实施此次活动前首先对原教材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这首儿歌简单、易懂、情景性强,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表演,因此活动目标定位在:在朗诵、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能用多种方法大胆表现儿歌。另外为了让儿歌更有结束感,对原儿歌又进行了修改,在儿歌的最后又加了一句"美丽的春天来到了!"

在新授儿歌的过程中,我始终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努力使幼儿达到"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理解地学"的目的。

1.理解儿歌内容,享受说儿歌的乐趣。

2.能使用身体语言表达儿歌内容。

3.能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1.师幼共同制作的花、草、青蛙、小鸟、蜜蜂头饰。

2.春天的背景图及活动的教具。

3.花、草、青蛙、小鸟、蜜蜂的家各一个。

4.小魔棍一根

一、幼儿欣赏图片说:"春姑娘帮老师请来许多她的好朋友,请你们看看都有谁?"(花儿、小鸟、小草、蜜蜂)

二、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内容并学说儿歌。

1."春姑娘送给我一根小魔辊,它的本领可大了,只要

先说一句魔语,再轻轻一点,就会变出神奇的东西。如果老师用魔棍点一下花儿、草儿、青蛙、小鸟,他们会怎样呢?"允许幼儿充分想象后,边说魔语"花儿笑"边点击并揭开花心,露出笑眯眯的花儿。

请幼儿说魔语用同样的方法揭开另一朵花心。

2."如果用魔棍点击草儿呢?请注意听老师说的是什么魔语?草儿怎样了?"幼儿想象后老师边说"草儿摇"边自己在后面晃动小草。请幼儿说魔语点击小草。

3."小青蛙着急了说:'快用给我点一下吧!我想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幼儿充分想象后,老师边说'青蛙跳'边自后面扯动青蛙,使青蛙跳起来"。请幼儿尝试。

4."小鸟也要试一试,请你们猜猜我说的`是什么魔语?"幼儿猜后,教师边用唇语说出"小鸟叫"边扯动小鸟。请幼儿说魔语并尝试。

5."有一位小客人说,必须先说魔语,才会出来。是谁呢?"老师边说"蜜蜂嗡嗡唱歌谣。"边出示蜜蜂。请幼儿尝试。

三、老师重新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朗诵儿歌(魔语),鼓励幼儿加上相应的、不同的动作。

四、请幼儿表演儿歌。

1.老师手持"魔棍"扮演春姑娘,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带上自己喜欢的头饰分别站在"自己的家"里,随着老师的魔棍,分组边说儿歌边进行表演。

2.以春姑娘请好孩子表演的方法,请幼儿在最后加一句"美丽的春天来到了",请所有的幼儿都跑出来跳起来一起说。

3.可请幼儿互换头饰边说儿歌边表演。

在语言区提供相应的图片及动物卡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并学习朗诵。

2.学习动词:飞、飘、转,能边说边做动作,并学说“、,春天到了”的句式。

3.感受春天里的美景。

活动准备:

课件,春天图景,红、绿、黄色圆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分段理解,学习句式。

1.教师讲述红泡泡部分。

提问:

(1)红泡泡叫醒了谁?它是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飞。

(2)它是怎么说的?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桃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呀?为什么红泡泡要去叫桃花呢?

小结: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红泡泡是红色的,它叫醒了粉红色的桃花。

2.理解绿泡泡部分。

提问:

(1)绿泡泡跑到哪去了?它是怎么去的?学习动词:飘。

(2)绿泡泡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绿泡泡飘到柳树上,柳树怎么了?为什么绿泡泡要来叫醒柳树呢?

小结: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绿泡泡是绿色的,它叫醒了绿色的柳树。

3.理解黄泡泡部分。

提问:

(1)黄泡泡去叫醒了谁?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转。

(2)黄泡泡又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迎春花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是黄泡泡来叫醒迎春花的呢?

小结: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黄色的迎春花被黄泡泡叫醒了。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黄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三、完整欣赏,学习朗诵。

1.你们喜欢春姑娘的泡泡吗?那让我们一起和春姑娘的泡泡去飞吧!

完整朗诵诗歌。

2.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春姑娘吹出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它们分别叫醒了谁?

分组分角色朗诵诗歌。

幼儿分角色表演朗诵诗歌。

四、迁移生活,寻找春天。

小结:春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许多的变化,春姑娘叫醒了大家,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唱,一起跳,春天到了真美丽啊!

2.那我们就跟着春姑娘的泡泡去找找我们大自然的好朋友吧,看看我们还要去把谁也叫醒。

教师用泡泡带领幼儿出去寻找春天。

附:诗歌《春姑娘吹泡泡》

春姑娘吹泡泡,吹出泡泡到处跑。

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

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

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

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黄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了什么变化,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2、感知儿歌《春天是什么》中描绘的春天美景。

3、让幼儿自己寻找美丽的春天。

活动准备:1、小铲子、篮子。 2、之前已过本首儿歌。

活动过程:

1、来到公园,一路上朗诵诗歌《春天是什么》等儿歌或唱关于春天的歌曲。

2、在公园里寻找儿歌中说到的春天景象。

3、"说"春天:教师带着幼儿来到一片草坪上,总结在一路上及公园里看到的景象:春天来了,在植物、动物、人、景、气候等种.种方面产生了哪些变化?(植物都发芽了,小动物们也都慢慢的出来活动不再冬眠了,人们都越穿越少了,气候也越来月暖和了等。)

4、"诵"春天:和着节拍诵读儿歌《春天是什么》。

(1)先由老师带着幼儿一起复习儿歌。

(2)幼儿一同朗诵儿歌。

(3)老师带着幼儿一起加上动作朗诵儿歌。

5、"拍"春天:幼儿分组寻找春天,并与自己找到的春天美景拍照。(老师在一旁协助并帮忙拍照)

6、"吃"春天:幼儿分组拿起自己的小铲子在草地上寻找野菜(老师在一旁协助),将春天带回幼儿园,分享春天大自然的馈赠。

片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儿歌语言教案

1、教育幼儿从小爱动脑筋。

2、激发幼儿认真学习、探索未知的愿望活动准备:小问好图饰小问号头饰。

教师小结:这是“问号”当我们有不懂的事向别人提问时就用这个符号。

二、欣赏儿歌《小问号》。

1、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就是关于小问号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听的时候小朋友要认真。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4、老师是怎么样夸奖小问号的?

教师小结:老师夸奖小问号肯动脑。

5、老师为什么说:“小问号”提出的问题将来一定会知道?(只要肯动脑、爱学习,将来一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老师戴上“小问号”头饰,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对。

1、一座桥,不算高,你上我下真热闹,上桥慢慢爬,下桥滑到底。这是什么?(滑梯)。

2、奶奶把一跟针掉在了地上,谁能用最快的办法找出这根针?(运用磁铁能最快找到。)。

3、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皮球,不小心掉进了树洞里,用什么办法把球取出来?(用水罐进去,球会浮起来)。

4、为什么又有白天又有黑夜?(地球会自转,转到背对太阳的地方就是黑夜,转到向着太阳的地方就是白天)。

四、让幼儿带着头饰,提问,让其他小朋友认真思考,并回答。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开展智力游戏比赛。

引导幼儿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收集智力问题,并带会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动脑,学做小问号。

儿歌语言教案

1、知识目标:了解袋鼠的身体特点,喜欢小动物。

2、能力目标:能认真阅读图画。

3、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感受袋鼠妈妈和乖乖之间的爱。

ppt课件、袋鼠妈妈视频、字卡(袋鼠、乖乖)

:小班语言儿歌课件《袋鼠》ppt课件

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动物宝宝最爱跳,肚子上有一个大大的袋子装宝宝,小朋友你们一起猜一下是什么呀?好,小朋友请你们挡住眼,我们一起看看一下到底是不是你们说的小动物。

二、新授生字儿歌:

1、教师出示ppt课件

教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呢?

幼儿:袋鼠

教师:对,是袋鼠

边说边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并让幼儿用问候法和字卡打招呼(幼儿显得很兴奋)。

2、教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袋鼠吗,是因为袋鼠妈妈有一个很大的口袋,你们知道袋鼠妈妈的口袋有什么用吗?”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袋鼠妈妈的口袋里面,是不是真装着一个乖乖呀?不哭也不闹,教师出示字卡问“小朋友你们乖不乖”(幼儿响亮地回答“乖乖”)

三、观看视频,学学歌曲《袋鼠妈妈》。

1、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袋鼠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听一听。

2、出示儿歌,带孩子学学这首歌。

儿歌:袋鼠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

袋袋里面有个乖乖,

噢,噢!

乖乖和妈妈相亲又相爱。

语言儿歌教案

1.乐于学儿歌,能愉快地和大家一起说儿歌。

2.乐于参加“找朋友”的游戏,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花儿、蝴蝶、蜜蜂的头饰。

幼儿用书或电子书《和昆虫做朋友》的儿歌。

1.谈话导入。

提问:花儿喜欢跟谁做朋友?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和昆虫做朋友》的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和昆虫做朋友》。听一听花儿都和哪些昆虫做朋友?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让幼儿完整地欣赏。

提问:

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谁跟蝴蝶和蜜蜂是好朋友?(花儿。)。

为什么花儿是蝴蝶和蜜蜂的好朋友?(花儿给蝴蝶和蜜蜂提供食物。)。

4.请幼儿戴上花儿、蝴蝶和蜜蜂的头饰玩“找朋友”游戏,“蝴蝶”和“蜜蜂”需分别找“花儿”,二人一组,手拉手说儿歌,当说完儿歌后,他们可以找另一朵“花儿”做朋友。

附:和昆虫做朋友。

花儿和蝴蝶是好朋友,

花儿和蜜蜂是好朋友,

好朋友,招招手,

来玩游戏不要走。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

1、通过游戏和表演的形式,感知图片内容。

2、体验儿歌循环往复的句式并进行仿编。

3、感受儿歌带来的和谐的生活情趣。

图片5张,动物图片人手一张,毛毛虫、青蛙、蝴蝶、小鱼胸饰若干。

一、手指游戏。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手指游戏。

2、师幼一起玩游戏,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二、观摩图片,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图)快乐的毛毛虫会爬到哪里玩呢?

2、(出示第二幅图):看,虫虫虫虫爬,爬到谁的家?谁会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3、师幼互动,扮演角色,巩固复习第一句儿歌内容。

三、看图根据儿歌第一句的格式,创想第二句儿歌内容

1、师: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他们玩得多开心呀!第二天,蝴蝶也想去它的朋友家,想想看,虫虫是爬着出去玩的,那蝴蝶是怎样出去的呢?(飞)一起来:蝴蝶蝴蝶飞!

2、幼儿自由猜测:蝴蝶蝴蝶飞,飞到谁的家?

3、(出示第三幅图“青蛙”)请幼儿完整朗诵第二句儿歌。

4、幼幼互动,小朋友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次。

四、发散思维,探索性学习最后两句并完整朗诵儿歌。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最后第二句儿歌:小鱼小鱼游,游到谁的家?

2、师:小男孩捞到鱼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最后一句儿歌!

3、完整地说一说儿歌。

五、表演游戏,加深幼儿对头尾呼应型儿歌的理解。

六、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附儿歌《虫虫虫虫爬》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青蛙青蛙跳,跳到小鱼家。

小鱼小鱼游,游到谁的家?

小朋友跑呀跑,跑回自己家。

《小铃铛》语言教案

1、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2、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3、乐意回答教师的提问。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活动难点: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一、出示小花猫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小花猫今天真漂亮,瞧,她得脖子上戴了什么?今天老师讲一个《小铃铛》的故事,请幼儿学说故事名称。

二、教师结合插入图片讲述故事。

三、提问:

(1)、小花狗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2)、小白兔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3)、小山羊也想玩小铃铛,他对小花猫怎么说?

四、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第二遍。

小年龄段的幼儿缺乏交往经验,不懂与同伴分享。故事《小铃铛》用生动形象的动物和优美的语言描述如何与人分享并互相帮助的道理。活动开始通过小花猫引出故事,引导幼儿说出圆溜溜、亮晶晶等词。小铃铛的引出激发了幼儿想要听故事的欲望。

在活动第二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熟悉故事。通过倾听故事,在老师启发性的提问中,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记住了故事的角色。学习了理解词语:圆溜溜、亮晶晶。在讨论交流中,孩子懂得了要学习小动物唉帮助别人,乐于分享。

最后一环节,通过幼儿的讨论,交流,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真正的含义,提升幼儿经验。懂得有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互相帮助的道理。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学说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ppt课件—照片:《水果歌》 (儿歌)

一、导入

1。“猜水果”的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水果,猜对了,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好吗?

2。利用课件,猜出一种,课件演示一种

红红脸 圆又圆, 吃一口,脆又甜

黄皮肤,黑芝麻,咬一口,甜止渴

紫色的玛瑙一串串,吃一个酸有甜,

绿绿身子红红肉,果大汁多又爽口。

1。 编儿歌《水果歌》

现在,我们根据水果的颜色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好不好?

(1)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用儿歌的语句提问

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幼儿说出下句:苹果苹果红红的)

教师完整说一遍,加深幼儿印象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2)梨子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3)葡萄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4)西瓜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谁的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2。老师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1)第一遍:老师来说前半句,小朋友说后半句。

(2)第二遍:小朋友来说前半句,老师说后半句。

3。请小朋友一起把儿歌完整朗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讨论:还喜欢吃什么水果,那些水果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水果歌》

儿歌语言教案

1、教育幼儿从小爱动脑筋。

2、激发幼儿认真学习、探索未知的愿望活动准备:小问好图饰小问号头饰。

教师小结:这是“问号”当我们有不懂的事向别人提问时就用这个符号。

二、欣赏儿歌《小问号》。

1、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就是关于小问号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听的时候小朋友要认真。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4、老师是怎么样夸奖小问号的?

教师小结:老师夸奖小问号肯动脑。

5、老师为什么说:“小问号”提出的问题将来一定会知道?(只要肯动脑、爱学习,将来一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老师戴上“小问号”头饰,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对。

1、一座桥,不算高,你上我下真热闹,上桥慢慢爬,下桥滑到底。这是什么?(滑梯)。

2、奶奶把一跟针掉在了地上,谁能用最快的办法找出这根针?(运用磁铁能最快找到。)。

3、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皮球,不小心掉进了树洞里,用什么办法把球取出来?(用水罐进去,球会浮起来)。

4、为什么又有白天又有黑夜?(地球会自转,转到背对太阳的地方就是黑夜,转到向着太阳的地方就是白天)。

四、让幼儿带着头饰,提问,让其他小朋友认真思考,并回答。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开展智力游戏比赛。

引导幼儿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收集智力问题,并带会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动脑,学做小问号。

亲子班语言活动《小铃铛》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听教师讲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感受与人交往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挂图3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卡片。

三活到过程:

活动导入:“今天,李老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不好?”

1.出示动物卡片:小鸡.小鸭.小狗和小猫。和幼儿一起来认认说说,并教幼儿与动物打招呼。

2.然后引入主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这些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李老师先给小朋友看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说说。现在李老师就来给小朋友讲讲这个故事,好不好!故事的题目叫“你好”。

3.教师讲述故事。

4.回忆故事: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啊?

——它们见面时说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你好”。

——它们回家时说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再见”。

5.引导幼儿学说”你好”,”再见”和说此话的场合,见面时要说“你好”,回家时要说“再见”

三.活动结束与延伸:教幼儿学跳《你好》舞蹈。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

1、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让幼儿体会儿歌的'意境,有表情地朗诵。学习正确发出"南"、"老"、"奶"的音。

3、激发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1、南瓜若干个,小拉车一个。

2、幼儿情景表演一组。

3、ppt背景图一张,老奶奶、小娃娃、以及指偶各一个。

1、ppt出示一个南瓜,请幼儿猜一猜南瓜哪来的?

2、观看情境表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记住儿歌。

(1)教师有表情地将儿歌朗诵一遍,再让幼儿一边看手偶表演,一边轻声地朗诵。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重点练习:老、奶、南的发音。)。

4、练习有表情地朗诵。

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讨论:小娃娃拉着小车笑哈哈,他为什么这么高兴?教育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儿歌:大南瓜。

老奶奶,收南瓜,

南瓜甜,南瓜多,

拿不了,抱不动,

来了一个小娃娃,

拉着小车笑哈哈,

帮助奶奶送南瓜。

小班儿歌语言教案

教案目标:

1、通过谈话,使幼儿知道新年就要到了,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2、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儿歌。

3、丰富词汇:好、咪咪笑、大一岁了教案准备:

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布娃娃或者小玩偶;庆祝新年的图片一张教案过程:。

1、出示庆祝新年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这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里这么热闹?大家在庆祝什么节日?""新年到了,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新本领?""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请幼儿欣赏一遍情景表演(请一名小朋友和布娃娃进行表演)。

提问:"布娃娃想让小朋友抱,小朋友对布娃娃说了些什么?"3、告诉幼儿儿歌名字并完整朗诵一遍。提问:

"你们也长大了一岁,你们还让爸爸妈妈抱吗?"4、再次朗诵儿歌,请幼儿跟着一起朗诵。

5、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布娃娃表演并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与建议:

语言区提供儿歌磁带和布娃娃玩偶,供幼儿练习对话并进行表演。